[发明专利]汽车备胎盖板垫棉附件机器人自动超音波铆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1732.6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8 | 分类号: | B29C65/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91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备胎 盖板 附件 机器人 自动 超音波 铆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音波铆接装置,尤其是一种汽车备胎盖板垫棉附件机器人自动超音波铆接装置,适用于薄型垫棉(一般厚度在10mm以内),属于机械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垫棉附件的铆接一般采用人工配合手握式超音波设备来达成,其铆接精度差、效率低、铆接头容易碰坏;铆接间距位置控制也难,容易产生误操作,造成不正确,影响铆接质量。设备上的铆接头频繁损坏造成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维修成本和维修工时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备胎盖板垫棉附件机器人自动超音波铆接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自动性程度高,能提高铆接的正确度和使用寿命,并能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汽车备胎盖板垫棉附件机器人自动超音波铆接装置,特征是: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机器人,所述机器人上安装底座,在底座上安装三轴气缸,该三轴气缸的三根轴与铆接头固定底座连接,在铆接头固定底座上通过铆接头固定盖固定安装超音波枪体,在超音波枪体的枪头上设置铆接头。
所述机器人采用机器臂式水切割机器人。
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连接在柔性冷却管路。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具有适应多种产品附件铆接的灵活性,确保长期操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自动化程度高,附件铆接点均匀美观;定位方便;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汽车备胎盖板垫棉附件机器人自动超音波铆接装置包括机器人1、底座2、三轴气缸3、铆接头固定底座4、铆接头固定盖5、超音波枪体6、铆接头7、电磁阀8、柔性冷却管路9、机架10等。
本发明包括安装在机架10上的机器人1,所述机器人1采用型号为IR2400的机器臂式水切割机器人作为柔性控制臂,机器人1由编程控制进行移动至铆接位置,精度控制在±0.2mm;
所述机器人1上安装底座2,在底座2上安装三轴气缸3,该三轴气缸3的三根轴与铆接头固定底座4连接,在铆接头固定底座4上通过铆接头固定盖5固定安装超音波枪体6,在超音波枪体6的枪头上设置铆接头7;
在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电磁阀8,所述电磁阀8连接在柔性冷却管路9上,柔性冷却管路9上机床上的标准配件,带锥形风口。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工作人员首先把汽车备胎盖板放在铺料平台上,再利用汽车备胎盖板上的防呆标记将片状垫棉铺于汽车备胎盖板上,并启动编程程序,机器人1动作,运行到垫棉上第一点铆接位置的上方,三轴气缸3动作带动超音波枪体6下降,即将铆接头7压住垫棉附件和备胎盖板本体,超音波枪体6通电带动铆接头7铆接附件,与此同时柔性冷却管路9在电磁阀8作用下通气对准铆接头7和工件进行冷却;铆接时间到后,三轴气缸3上升,带动铆接头7上升离开工件,即完成了一个点的自动铆接工作,后续其他位置铆接点铆接由机器人1控制,超音波铆接动作如上述动作重复,从而实现垫棉附件机器人超音波自动铆接动作。本发明确保了汽车备胎盖板垫棉附件长期操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自动化程度高,附件铆接点均匀美观;定位方便;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能提高产品的制作质量。
本发明主要采用气缸弹性缓冲原理,将水切割机器人(IR2400)作为柔性控制臂,手握式超音波铆接头作为其铆接动作头。考虑到铆接头的热量冷却和产品熔接凝固效率,在其铆接头侧边加装自动控制吹风冷却管路,利用压缩空气对其铆接头和工件进行冷却。汽车垫棉上铆接点间距和位置用机器人编程来实行,从而实现机器人自动超音波铆接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兴汽车声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7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