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566.X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1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朱美芳;刘丰维;石玉元;相恒学;王瑞莉;刘晟;王仁林;姜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6/083 | 分类号: | A61K6/083;A61K6/033;A61K6/027;C08F222/20;C08F220/32;C08F2/4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齿科 修复 复合 树脂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在溶剂中,将抗菌剂、改性无机填料搅拌共混,振荡超声分散10-40分钟后,减压蒸馏去除溶剂得到均匀分散的复合功能填料;其中,抗菌剂、改性无机填料的重量比为0.0020-0.0001:6-8,无机填料与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7:200-250g/mL;
(2)将复合功能填料、有机单体和引发剂预混后,再混合均匀,得到未固化复合树脂膏,最后经可见光固化20-60s,即得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其中复合功能填料与有机单体的重量比为60-80:20-40,引发剂为有机单体重量的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抗菌剂为经油酸改性的纳米银无机抗菌剂,粒径为10-2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溶剂为环己烷、乙醇、乙醚、二氯甲烷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改性无机填料以经过硅烷偶联剂改性的微米气相二氧化硅为主,以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锆、针状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晶须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其中氧化锆、针状羟基磷灰石的粒径为40nm-5μm,羟基磷灰石晶须的直径为50-500nm,羟基磷灰石晶须的长度为5-15μm;微米二氧化硅与其他无机填料之和的重量比为5-6: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有机单体以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主,再加入乙氧化双酚A甲基丙烯酸双酯、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几种配合使用,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其他单体之和的重量比为3-6: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引发剂分为光引发剂和共引发剂,光引发剂为樟脑醌、2,3-丁二酮、1-苯基-1,2-丙二酮中的一种,共引发剂为4-N,N-二甲基氨基苯甲酸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新戊二醇酯、N,N-二甲基苯胺、N,N-二甲基对甲基苯胺中的一种,光引发剂与共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混合均匀为通过超细三辊混合机进一步混合,所述的超细三辊混合机混合参数设置为1-2辊间隙为10-20μm,2-3辊间隙为23-30μm,转速为30-100r/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得到复合树脂为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复合树脂中抗菌剂的重量百分数为0.0010%-0.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抑菌齿科修复复合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可见光的波段为410-50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56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