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81047.3 | 申请日: | 2012-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浩东;孙国城;谢虎;赵景涛;鲁文;唐斐;杜红卫;侯明国;耿新辉;陈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6 | 分类号: | H02J3/06;H02J3/4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网 配电网 交换 功率 多时 尺度 控制 方法 | ||
1. 一种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微电网的运行数据和配电网日调度计划,制定日前微电网交换功率控制曲线;
步骤2:将日前微电网交换功率控制曲线提前下发给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
步骤3: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接收配电网下发的日前微电网交换功率控制曲线,在设定的调节周期内,判断是否调度微电网内各电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实时的交换功率满足调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制定日前微电网交换功率控制曲线的方法为:
先通过微电网的运行数据,得到微电网在未来调度周期内全天24小时的交换功率可调度范围,再结合未来调度周期内全天24小时配电网的调度计划,制定日前微电网交换功率控制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内的电源包括可调节分布式电源、不可调节分布式电源和储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的运行数据包括
未来调度周期内全天24小时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短期出力预测值曲线,包含第i时段可调节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PCi、第i时段不可调节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PUCi;
未来调度周期内全天24小时负荷短期预测曲线,包含第i时段负荷消耗功率PLDi;
储能对应时刻最大可能充放电功率,包含第i时段储能最大放电功率PBicmaxi、第i时段储能最大可能充电功率PBcmaxi;
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微电网第i时段的交换功率可调度范围为(PUCi+PBcmaxi-PLDi,PCi+PUCi+PBicmaxi-PLDi)。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设定的调节周期内,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通过监测微电网并网点的数据,获取微电网当前实时的交换功率;
将微电网当前实时的交换功率与配电网下发的交换功率调度值进行对比,判断微电网当前实时的交换功率是否满足配电网的调度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微电网当前实时的交换功率满足配电网的调度要求,则等待本调节周期结束后进入下一个调节周期;
若微电网当前实时的交换功率不满足配电网的调度要求,则计算当前实时的交换功率与调度值的差值,得出交换功率的调节量,由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调节微电网内各电源输出功率,以达到调度要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调节微电网内各电源输出功率的步骤为:
根据可再生能源超短期发电预测、微电网就地负荷超短期预测和储能的状况,制定微电网交换功率实时修正控制策略;
将交换功率实时修正控制策略下发到微电网内各电源,由相应控制装置实现对各电源输出功率的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微电网与配电网交换功率的多时间尺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在调节微电网内各电源输出功率时,按照优先调节可调节分布式电源,再调节储能,最后投切不可调节分布式电源这一顺序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10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