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件用自动断落料加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0572.3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曹勇;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三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02 | 分类号: | B21D28/02;B21D28/14;B21D45/02;B21D4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自动 断落料 加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冲压件加工生产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冲压件用自动断料、落料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可以简单的分为两类即连续模与工程模(也叫单工序模具)。冲压件订单量大、产量要求高的考虑开发连续模具。而汽车类冲压件一般订单数量较小且形状较复杂尺寸较大,开发开连续模具,工序多、模具尺寸、费用高,且配套机床的吨位要加大几倍小机床只能闲置,所以除小部分小的冲压件开发连续模具外一般以工程模具为主。
工程模具的首道工序都是落料或断料,为后道工序提供料片。参见图1,传统的流程是:首先采购标准的板料,然后由剪板机裁剪成条料,再由模具落成料片。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排样计算使边角材料最少、材料利用率最高。但边角料很难避免再加上市场上材料尺寸的变化及工人作业失误等原因,材料很大浪费;同时由于剪板机产能较低,落料工序在安排多名员工的情况下仍常常成为瓶颈工序,一般至少需要安装8人,增加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另外人工落料不良率高,缺边缺角经常发生成为质量隐患。为此发明自动落料、断料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以自动落料代替剪板机及人工落料,减少中间环节的冲压件用自动断落料加工系统,减少作业人员,提高产品质量,消除了瓶颈工序释放的产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冲压件用自动断落料加工系统,包括自动送料机、冲床和设置在冲床上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控制自动送料机和冲床运行的可编程控制器以及用于调节冲床冲压速度的变频调速控制器,在所述冲压模具上还设有用于将脱料后料片推出冲压模具外的料片推出机构,所述料片推出机构通过信号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整个装置运行。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模具采用的是单工序冲压模具,所述料片推出机构设置在单工序冲压模具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与上模相适配的下模和设置在下模底部的复数个模脚,所述上模上设置有导正钉和设置在上模一侧边缘的废料刀,所述下模上设置有浮生销和设置在下模一侧边缘上的导料板,在所述模脚之间设置料片推出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料片推出机构包括推出板和推出气缸,所述推出气缸的推出杆连接所述的推出板,所述推出气缸通过电子线连接所述的可编程控制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减少落料工序的中间环节,减少了作业人员,消除了用工压力,原先两个落料班共8人的工作量改进后由2人就可以独自完成;
2. 本发明减少落料工序的中间环节,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剪少了中间工序就去除了中间工序的边角料的损耗,提高材料利用率,节约了成本;
3. 本发明通过自动送料机代替人工送料,提高了送料精度,减少了不良率,提高了质量;
4. 本发明通过自动送料代替人工送料,提高速度班产即由原先的四千调高到一万六千,消除了瓶颈工序释放的产能。
5. 本发明自动落料后员工无需自己取料和送料,减低了工人劳动强度和作业人员,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现有冲压件的落料和断料操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冲压模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2至图4,本发明一种冲压件用自动断落料加工系统,包括自动送料机30、冲床50、安装在冲床50上的冲压模具60、用于控制自动送料机30和冲床50运行的可编程控制器20以及用于调节冲床50冲压速度的变频调速控制器40。该变频调速控制器40与冲床50通过电路连接,控制其冲压频率;在冲压模具60上还安装用于将脱料后料片推出冲压模具60外的料片推出机构70,该料片推出机构70、冲床50和自动送料机30通过信号线连接可编程控制器20,通过可编程控制器20控制整个装置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三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三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钻多层板的U钻
- 下一篇:芯片接合薄膜及其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