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80097.X | 申请日: | 201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雍睿;李长冬;唐辉明;胡新丽;马俊伟;刘庆涛;倪卫达;夏浩;宋德文;雷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G05D9/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艳红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坡 物理 模型 试验 水位 自动化 控制系统 | ||
1.一种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水槽(3)、控制柜(16)和坡表信息采集装置;所述水槽(3)为两个,分别用于设置在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框架的前部和后部;两个水槽(3)与滑坡模型接触的侧面分别设有若干组给排水孔(18);每一水槽(3)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进出水管道,在进水管道上设有水泵(14)和进水电磁阀(12),在出水管道上设有排水电磁阀(13);两个水槽(3)内分别设有液位变送器(4),用于监测水槽(3)内的水位;所述控制柜(16)与全部液位变送器(4)、水泵(14)、进水电磁阀(12)和排水电磁阀(13)分别连接,用于接收水位信号并控制各水泵(14)和电磁阀的开关;所述坡表信息采集装置设置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框架前部的水槽(3)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重式水平加载机构,设置于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框架后部的水槽(3)上方;所述自重式水平加载机构包括下滑平台(9)和承载平台(6),下滑平台(9)通过支撑杆(10)支撑于水槽(3)上方并向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框架倾斜,倾斜方向与滑坡物理模型滑面方向一致,承载平台(6)的底面与下滑平台(9)相配置、可沿下滑平台(9)的倾斜方向自由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平台(9)上沿其倾斜方向设有至少一排金属滑珠(8),所述承载平台(6)的底面对应设有滑槽(7),滑槽(7)与滑珠(8)配合,用于承载平台(6)的导向。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3)外壁设有给排水孔(18)的侧面固定有反滤网(11),用于阻挡滑坡模型中固体颗粒的流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网(11)为覆盖有纱布的金属网。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框架前部的水槽(3)上设有监测平台(2),所述坡表信息采集装置放置于监测平台(2)顶面的凹槽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框架前部的水槽(3)上设有监测平台(2),所述坡表信息采集装置放置于监测平台(2)顶面的凹槽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框架前部的水槽(3)上设有监测平台(2),所述坡表信息采集装置放置于监测平台(2)顶面的凹槽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表信息采集装置为三维激光扫描仪(1)。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坡物理模型试验水位自动化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坡表信息采集装置为三维激光扫描仪(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8009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