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治疗物质运送到细胞中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8016.2 | 申请日: | 2006-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6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A·乔登;N·沃尔都福奈;R·史卡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格霍斯奈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8 | 分类号: | A61K9/08;A61K9/14;A61K47/02;A61K47/34;A61K47/3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静 |
地址: | 德国柏林斯斑道尔大***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物质 运送 细胞 中的 方法 | ||
本发明是申请号为200680029959.1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纳米粒子的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将治疗活性物质转移到细胞(尤其癌细胞)中的用途。粒子的化学设计使得大量粒子被吸收到细胞中。纳米粒子与治疗活性物质之间不须直接的键即可转移到细胞中。由纳米粒子和抗癌药物组成的医药组合物使得抗癌药物的功效增加以及副作用减小。
背景技术
已知纳米粒子可利用内吞作用被细胞(尤其肿瘤细胞)所吸收。DE 197 26282.1中提及一种制备可细胞内化纳米粒子(cell-internizable nanoparticle)的方法。可利用高纯度细胞物质的活体外测试分析纳米粒子的吸收。DE 199 12798 C1描述可培养来自于组织物质中任何细胞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些方法,粒子的化学设计可使得大量粒子被吸收到某些肿瘤细胞中。通过使治疗物质与作为载体系统的纳米粒子偶合以增加治疗物质功效的方法是已知的且是研究的目标。在DE 10059151 A中,例如,通过离子相互作用使物质偶合,其中结合物将积聚在肿瘤组织中。然而,治疗物质并不在细胞内释放,而是在间质中释放。也已知纳米粒子在抗体或肽(例如,TAT肽)的帮助下可转移到肿瘤细胞。然而,这种转移仅引起纳米粒子在肿瘤细胞中相当低的积聚,且因此其不能达成治疗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在于提供组合物和所述组合物治疗和预防癌症疾病的用途。
所述目标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药组合物和所述医药组合物的用途实现。
其它有利实施例由权利要求书附属项、实例以及图和说明书产生。
本发明涉及医药组合物,其由对退化细胞具有高亲和力的纳米粒子、至少一种治疗活性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和至少一种药理学上可接受的载剂、赋形剂和/或溶剂组成。
也可使用盖仑制剂(galenics)(医药技术)中通常所使用的物质作为药理学上可接受的载剂、赋形剂和/或溶剂,其中优选为流体医药组合物。
可使用水或生理盐水作为溶剂。必要时,可使用至多10体积%的量的助溶剂,诸如乙醇。
更具体来说,所述医药组合物是输注用液或注射用液。所述纳米粒子的溶液(例如于生理盐水中)适于间质内或相应地肿瘤内施用。此外,动脉内或静脉内施用可实现影响全身的非实体型和/或转移型肿瘤的全身性治疗。
关于这一点,纳米粒子和至少一种治疗物质(尤其至少一种抗癌药物)不必含在单一溶液(优选注射用液或输注用液)中。本发明的医药组合物也可由两种溶液构成,其中一种溶液含有纳米粒子而另一种溶液含有至少一种治疗活性物质(尤其至少一种抗癌药物),并且这两种溶液可同时施用。
已意外地发现,本文所述的纳米粒子能够将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运送到退化细胞(本发明的根本要素)中。术语退化细胞指致癌基因细胞,肿瘤细胞和癌细胞,即完全退化或正处于完成退化过程中的细胞。因此,术语退化细胞指增生不受控制的细胞。因此,当存在本文所述的纳米粒子时,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更容易被退化细胞所吸收。由于治疗物质更容易被吸收到退化细胞中,所述物质(尤其抗癌药物)的活性得到显着改进且所述物质的副作用减小。
活性增加意指相同量的治疗活性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在存在纳米粒子时比不存在纳米粒子时有效。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副作用的减小意指相对于不存在纳米粒子时,存在纳米粒子时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对健康细胞的损害减小,而抗癌药物的功效或数量仍相同。
因此,功效增加是以大量纳米粒子转移到细胞中的同时治疗物质可被吸收到细胞中为前提。显然,由粒子形成所致的细胞膜内陷使得至少部分跨膜通路控制消除且因此为治疗活性物质形成全新的插入通道。关于这一点,如果可实现纳米粒子和治疗物质(尤其抗癌药物)于间质中的浓度的局部增加,那么这将是有利的。这可(例如)通过间质内投与混合物或通过适当积聚策略(诸如受控释放、识别受体或其它由粒子表面上的配体识别的生物分子(靶向))来实现。也有可能在间质内投与纳米粒子之后,全身性施用治疗物质。纳米粒子的细胞内吸收在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生;因此,也可在内吞作用期间数次投与治疗物质。若是治疗物质必须被代谢时,尤其需要全身性地投与治疗物质。
由于纳米粒子特别容易被退化细胞(尤其癌细胞)吸收,因此纳米粒子应当具有正表面电荷。
在生理条件下为正性的纳米粒子上的表面电荷可通过向纳米粒子提供可正极化和/或正电离的包衣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格霍斯奈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麦格霍斯奈米生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80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