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口唇外翻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7968.2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王韶亮;赵映兰;张一鸣;陈宇;毛彤春;樊东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口唇 外翻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口腔手术中对唇部进行牵拉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在口腔手术中,常需要对唇部进行牵拉以暴露良好的手术视野,如厚唇变薄手术、唇部畸形手术和牙龈手术等。
现有技术中,医生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专人配合对患者唇部进行牵拉,该方式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参与手术的人数多,浪费人力;2)牵拉力度不易掌握,容易造成牵拉不均匀,尤其是在唇部内侧作横向切口时,牵拉不均匀将直接影响切口的均匀程度,影响手术质量;3)为防止滑脱,通常在牵拉时还需在唇部垫上纱布来增加摩擦,不仅不方便,还影响手术视线。
针对上述不足,需探索一种能替代助手对患者唇部进行牵拉的器械,以克服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口唇外翻固定器,用于解决现有口腔手术中依靠专人对唇部进行牵拉造成浪费人力、牵拉不均匀、不方便和阻碍手术视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口唇外翻固定器,包括用于顶住嘴唇外侧的顶板和用于伸入口中后向外勾住嘴唇的拉钩,所述嘴唇拉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嘴唇顶板两侧的钩体,所述嘴唇拉钩设置于嘴唇顶板表面并可沿嘴唇顶板的顶唇方向往复滑动。
进一步,所述顶板的顶唇端为弧形;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嘴唇拉钩还包括与两个钩体固定连接的滑块,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拉钩和顶板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所述顶板中部设有可容鼻部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所述顶板上连接有粘贴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口唇外翻固定器,包括用于顶住嘴唇外侧的顶板和用于伸入口中后向外勾住嘴唇的拉钩,所述嘴唇拉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嘴唇顶板两侧的钩体,所述嘴唇拉钩设置于嘴唇顶板表面并可沿嘴唇顶板的顶唇方向往复滑动,手术时,患者平躺,将顶板顶在下唇或上唇的外侧,嘴唇拉钩的两个钩体伸入口中,滑动拉钩向外牵拉,同时顶板内顶使嘴唇外翻,便于手术进行。使用该固定器代替助手进行人工牵拉,既节约人力,又能解决人工牵拉不均匀、不方便及阻碍手术视线的问题,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口唇外翻固定器,包括用于顶住嘴唇外侧的顶板1和用于伸入口中后向外勾住嘴唇的拉钩,所述拉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于顶板1两侧的钩体2,所述拉钩设置于顶板1表面并可沿顶板1的顶唇方向往复滑动。以下唇变薄手术为例,钩体2的钩尖部分伸入口中,由内向外牵拉下唇,调节拉钩向下滑动以改变顶板的顶唇端与钩尖的位置关系,使两者对下唇形成使下唇外翻的夹持状态,调节到位后使两者相对固定,由于患者手术时平躺,固定器调节到位后置于患者的下颏部位,顶板形成一杠杆结构将下唇向上撬起,在拉钩的作用下,下唇外翻,在不需助手的情况下医生就可以方便地实施手术,手术视线较好,由于两个钩体对称设置,牵拉更均匀,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1的顶唇端为弧形,弧形顶唇端使唇部外翻时位于嘴唇中部的位置更容易露出,便于手术实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1上设置有滑槽1a,所述拉钩还包括与两个钩体2固定连接的滑块3,滑块3与滑槽1a滑动配合,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块3上设置有用于锁紧拉钩和顶板1的锁紧机构4,本实施例采用锁紧螺钉来实现拉钩和顶板两者相对固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1中部设有可容鼻部穿过的通孔1b,在对上唇进行牵拉时鼻部套于通孔内,解决鼻部凸起导致顶板不能平稳摆放的问题。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1上连接有粘贴带5,通过粘贴带粘贴到面部皮肤上,进一步增加固定的可靠性,防止手术过程中固定器移位或滑落,粘贴带采用双层薄膜式粘带,使用时再撕去覆盖膜,方便卫生。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9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寄生逆变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可再用的组织知识的提取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