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变速控制传动装置及双变速控制传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358.2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平川 |
主分类号: | B62D11/02 | 分类号: | B62D11/02;F16H3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4202 陕西省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 控制 传动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这是一项让轮式车辆与履带式车辆能够通用的操作控制与变速传动方式方法的发明,其创新特点在于、采用双变速装置、通过集成框架的并列双蜗杆、双蜗轮结构、操控两个自由变速装置驱动的左右两个驱动轮之间的同步与异步方式、及操控转向轮、来进行转向、变速、传动功能的实施。可以自由顺畅的同时进行操控车辆的行驶方向和行驶速度、并彻底解决传统车辆的差速器问题、在技术上是一大创新、让轮式车辆与履带式车辆能够通用的操作控制与变速传动方式、同时对于驾驶操控车辆的人性化方面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以往的轮式车辆与履带式车辆的操作控制与变速传动是不通用的……
轮式车辆是通过方向盘改变转向车轮的方向进行转向、变速手柄控制变速箱进行变速传动、驱动轮在转向过程中必须用“差速器”来解决驱动轮转速差的问题,就是解决轮式车辆在转向过程中、外圈的驱动轮转速应该快、内圈的驱动轮转速应该慢的问题,而“差速器”有一个很大的驱动问题、就是当一个驱动轮打滑空转时、那么另一个驱动轮就失去了驱动力、导致车辆无法驱动,这个问题就算是Torsen托森差速器也没有解决,所以、又有了差速锁止的弥补方法,然而这样的弥补、得不偿失、操作不便、结构累赘、传动不安全、问题依然。
履带式车辆的控制传动与轮式区别很大、因为履带的特点、虽然也是控制一个变速箱变速、但其转向是通过离合器停止一边履带的驱动、另一边的履带继续驱动、使履带车转向,一边履带停止的时间越长、转动的角度越大、因此、履带车是通过左转、右转两个控制手柄控制转向,这与轮式车辆方向盘的操作改变转向轮方向可是太不一样了、履带式转向笨拙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原理是采用两个回转位移自由变速装置(已拥有发明专利、以下皆简称自由变速装置)即双变速装置、双蜗杆双蜗轮结构操控、巧妙合理地把蜗轮蜗杆传动功能集成创新使用、可以简单的用方向盘的左右旋转与前后推拉就能轻松的操控两个变速装置的同步与异步方式、来进行转向、变速、驱动功能的实施;本发明功能的实现、可以彻底解决传统汽车传动行驶中的差速器问题、不必使用差速器、且操控更加简单方便、对于履带式车辆更是巨大进步、操控自由方便而节能;而且、将双变速控制传动装置中的双蜗杆、双蜗轮操控结构的输出方式稍加转换、把蜗轮输出的不同操控变化、转换为电信号、操控驱动电机、即成为独特的机械操控电传功能。。
本发明的实施是采用一根这样的蜗杆、其两端有与蜗杆固定连接的齿轮并外延出一段齿轮轴、齿轮的轴线与蜗杆的轴线重合、蜗杆的直径要小于齿轮的齿根圆,这样的蜗杆采用两根并列、蜗杆的螺线方向相同、蜗杆两端的齿轮互相啮合、在两根并列的蜗杆轴线形成的平面上、两根并列啮合的蜗杆两边、各啮合一个蜗轮、蜗轮的轴线垂直于两根并列的蜗杆轴线形成的平面、两个蜗轮轴线的连接线、垂直于蜗杆轴线、两个蜗轮的位置固定不变于车体、在上述装置的周围、于两根并列的蜗杆轴线形成的平面设置一个方形框架、框架的内部宽度大于两个蜗轮轴线连线方向的蜗轮最大实物长度、框架的内部长度等于蜗杆加两端齿轮的长度、两根蜗杆两端的齿轮轴与框架通过轴承连接、在两根蜗杆轴线的任意一根的方向上、框架外部的一边固定一根花键轴、花键轴的轴线与蜗杆轴线重合、花键轴与框架固定一体、框架与蜗杆通过轴承连接、花键轴的长度等于或小于蜗杆螺线部分的长度、框架的另一边、蜗杆端的齿轮轴通过轴承与框架连接、并穿过框架、与方向盘连接、框架外部预留的轴长、等于或大于花键轴的长度、整个框架装置、一边通过花键轴配合连接于车体、花键轴可以在轴向上运动、另一边通过蜗杆端齿轮轴配合连接于车体、其花键配合端与轴孔配合端之间的距离、应适合整个框架、并通过花键轴、轴向推拉的运动距离、包括如此的空间长度、取决出花键配合端与轴孔配合端之间的距离长度、其间距的中间位置就是固定不变的蜗轮的空间位置、而另一根蜗杆的两端齿轮轴与框架都用轴承连接、两个蜗轮的输出轴、分别传动到两个自由变速装置的变速控制轴、控制自由变速装置驱动两个驱动轮、操控实现两个驱动轮之间的同步与异步方式、来进行转向、变速、传动功能的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平川,未经马平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