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器对接机构大刚度双向旋转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277.2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3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叶亮;邵济明;杨新海;屠国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F15/121 | 分类号: | F16F15/121;F16F15/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器 对接 机构 刚度 双向 旋转 缓冲 装置 | ||
1.一种飞行器对接机构大刚度双向旋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装置的中心是轴[1],所述轴[1]上套有拔叉[5],轴[1]与拔叉[5]之间通过键连接并传递运动;所述拔叉[5]的两端是两个轴承座A[6],轴承座A[6]通过两个第一轴承[15]与轴[1]连接,第一轴承[15]被第一轴套[13]和第二轴套[14]隔开,轴承座A[6]与拔叉[5]之间通过两者结构上的凸块传递力和运动;所述轴承座A[6]的另一端是端盖[7],端盖[7]与轴承座A[6]固连;扭转弹簧[16]套在所述拔叉[5]、轴承座A[6]的表面,所述扭转弹簧[16]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轴承座A[6]与端盖[7]之间;所述端盖[7]的另一端是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 9],端盖[7]的一端有凸块,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有两个对称半圆形的沟槽,端盖[7]的凸块可以在沟槽内旋转,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通过第一轴承[15]与轴[1]配合,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通过销18、第二螺钉18]等分别固定在内连接架4的两端;所述第一轴承座B[3]的另一端是安装架[11],安装架[11]通过第二轴承[20]连接在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的伸出部分,所述第二轴承[20]的另一端是轴用挡圈[10],安装架[11]通过螺旋连接方式将缓冲装置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外部输入带动轴[1]转动时,所述轴[1]将力和运动传递给拔叉[5],所述拔叉[5]通过自身两端的凸块将力和运动传递给具有配合结构的轴承座A[6];由于轴承座A[6]和端盖[7]固连,而端盖[7]与扭转弹簧[16]固连,因此,外部的扭矩将传递到扭转弹簧[16]上;所述端盖[7]的另一端是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而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通过中间内连接架[4]的连接作用,使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是单向限位的;当扭矩传递到扭转弹簧[16]上时,此时扭转弹簧[16]的一端受到扭矩作用旋转,而另一端被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固定,当旋转的一端到达极限位置时,受扭转弹簧[16]内部扭矩作用又会反向旋转复位,所述扭转弹簧[16]的另一端又开始旋转上紧及复位,如此反复,从而实现双向旋转缓冲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刚度双向旋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7]在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内运动,装置的旋转范围取决于轴承座内B[3]和第二轴承座B[9]的沟槽角度和端盖[7]上凸块角度,即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座B[3]和第二轴承座B[9]内的沟槽角度和端盖[7]凸块角度设计实现行程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刚度双向旋转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参与正反向运动的是同一根扭转弹簧[16],因此正反向旋转上紧时的刚度特性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带降血压糕点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复现真实场景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