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7047.6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2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郜玉钢;张连学;臧埔;王玉方;何忠梅;赵岩;刘佳佳;张爱华;王立岩;刘学周;蔡恩博;杨鹤;雷锋杰;赵莉;董薇;刘群;李学;李萍;李丽;赵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鹿角 浓缩 蛋白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鹿产品加工领域中一种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养鹿业较为发达的国家,中国鹿角脱盘年产近200吨,鹿角脱盘作为可再生性鹿产品,开发的潜力较大。但鹿角脱盘的产品加工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同时由于它十分坚硬,粉碎非常困难,直接影响了人们对它的研究与应用。大部分都以原始产品或传统加工产品出售,且存在加工工艺落后、加工深度不够以及产品附加值低等诸多问题。现代提取分离技术的发展为鹿角脱盘的精深加工带来了可能,但鹿角脱盘蛋白提纯还处在实验室阶段,存在着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低等问题,离工厂化生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鹿角脱盘浓缩蛋白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已成必然。故本实验将高压提取技术应用于鹿角脱盘,采用正交设计(因素为压强、粒度、时间、物料比),以鹿角脱盘提取率和提取物蛋白含量两项指标的综合评分优选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生产方法,并提供了以鹿角脱盘浓缩蛋白分子量和其蛋白质含量为质量评价标准。本发明对有效的开发鹿角脱盘资源,为鹿角脱盘可持续深度开发奠定基础;为满足市场的需要、提高鹿角脱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鹿业的发展和保护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鹿产品加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生产方法,以提高鹿角脱盘蛋白提取率和浓缩蛋白中蛋白质的含量,并提供该产品评价的质量标准。其优点在于它生产简便、无污染,鹿角脱盘浓缩蛋白较鹿角脱盘的蛋白质含量和生物利用率明显提高,便于服用,有利于质量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sDs-PAGE电泳检测鹿角脱盘浓缩蛋白分子量图,1标准蛋白Marker 2高压提取法制备鹿角脱盘浓缩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一种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生产方法
(1)取鹿角脱盘正品,经洗刷干净并烘干
(2)应用鹿角盘粉碎机破碎鹿角盘
(3)将过100目筛的鹿角盘粉与去离子水按物料比1∶30混合,放入高压灭菌锅,在压强为0.11MPa条件下,提取40min,6层纱布过滤取滤液或5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液,再干燥成为鹿角脱盘浓缩蛋白。
试验例1 高压提取法制备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提取率
准确称取鹿角脱盘粉末1Kg,采用鹿角盘粒度、压强、料液比及提取时间4个因素三个水平设计,如表 1,收集提取液和残渣,分别干燥称重,计算提取率。从极差分析可以看出,提取压强对鹿角盘的高压提取率影响最大,鹿角盘粒度对提取率影响最小,影响鹿角盘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A(提取压强)>D(提取时间)>B(物料比)>C(鹿角盘的粒度);根据提取率的结果得出的最佳的提取方案是:A1B2C3D3,即提取压强为0.11MPa、物料比是1∶30、鹿花盘的力度是100目、提取时间是40min。
表1 高压提取法制备鹿角盘超微粉L9(34)的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
表2 高压提取法制备鹿角盘超微粉提取率正交表结果
试验例2 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含量,结果见表3。从极差分析可以看出,提取压强对制备鹿角盘超微粉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鹿角盘粒度对影响最小见表4,表5。影响制备鹿角盘超微粉蛋白质含量的主次因素依次为:A(提取压强)>D(提取时间)>B(物料比)>C(鹿角盘的粒度);根据制备鹿角盘超微粉蛋白质含量的结果得出的最佳的提取方案是:A1B2C3D3,即提取压强为0.11MPa、物料比是1∶30、鹿角盘的力度是100目、提取时间是40min。
表4 高压提取法制备鹿角盘超微粉蛋白质含量正交结果表
试验例3 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测定鹿角脱盘浓缩蛋白分子量。将鹿角盘蛋白高压提取物做12%分离胶和5%浓缩胶的SDS-PAGE,测定其分子量。SDS-PAGE电泳结果,如图1表明:鹿角脱盘浓缩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6KD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7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泡塑胶散热座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