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演变成形原理的滚子轴承超精研修形凸度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6238.0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7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高作斌;马伟;邓效忠;刘义;薛进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3/06 | 分类号: | B24B33/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泳棋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演变 成形 原理 滚子 轴承 研修 形凸度 分析 方法 | ||
1.基于演变成形原理的滚子轴承超精研修形凸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分析方法的步骤如下:
1).利用现有超精研装备和仪器进行实验和测试,针对所用的工件材料和油石型号,建立表示油石-工件接触状态参数对工件表面材料磨除率影响规律的工件磨损函数,以及表示油石-工件接触状态参数对油石磨损率影响规律的油石磨损函数;
2).将超精研凸度修形工艺过程中任一工件所经历的表面材料研磨过程按时间分解成由多个微过程构成的序列;
3).从第一个微过程开始,分析油石-工件接触状态,利用建立的工件和油石的磨损函数,计算工件微研磨量和油石微磨损量的大小和分布,并据此对工件表面和油石工作面的初始几何形状进行修改,得到第一个微过程结束时工件表面和油石工作面的形状;
4).根据第一个微过程结束时的工件表面和油石工作面几何形状,分析油石-工件接触状态,利用建立的工件和油石的磨损函数,计算第二个工件微研磨量以及油石微磨损量的大小和分布,并将其累积到第一个微过程的工件微研磨量以及油石微磨损量之上,再根据累积的工件微研磨量和油石微磨损量及其分布修改工件表面和油石工作面的初始几何形状,得到第二个微过程结束时的形状;
5).依次对全部微过程进行步骤4)所述的计算和处理,最后得到的修改的工件表面形状就是工件的最终凸度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演变成形原理的滚子轴承超精研修形凸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石-工件接触状态在不同微过程中可以变化,而在同一微过程中可以看作不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演变成形原理的滚子轴承超精研修形凸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微过程序列的分解方式具有灵活性,微过程的数量以及微过程对应的微时间段是否等长均可灵活调整,以满足不同工况和不同分析精度的要求。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演变成形原理的滚子轴承超精研修形凸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一种数值模拟的分析方法,上述的步骤2)到5)是通过编制和运行计算机程序进行数值计算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演变成形原理的滚子轴承超精研修形凸度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通过数值计算定量分析油石磨损过程对凸度成形过程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62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熵权模糊聚类的渗漏通道探测方法
- 下一篇:汽车门槛内连接板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