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5487.8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萍;杨家斌;张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三丰种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6/00 | 分类号: | A01G16/00;A01C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分法,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种多样,有米饭、米粥、米饼、米糕、米线等。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因此可以说,水稻是人们的基本主食,水稻的种植及收获也是衡量农业水平的重要标准。
对于水稻而言,水稻种子的品质固然将直接影响水稻的成长和产量。然而,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水稻的栽培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水稻的栽培方法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稻的成长速度、受虫害情况、以及秧苗的健康情况、水稻的产量等。
因此急需一种操作简单、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增强抗虫害能力的水稻栽培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促进水稻生长、提高产量、增强抗虫害能力的水稻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将稻种晾晒后进行浸泡,浸泡溶液中加入体积比不超过0.5%的杀菌剂,浸泡时间为30小时,期间换水5次;
(2)催芽:将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稻种在18-22℃的温度下进行催芽;
(3)插秧:将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秧苗在晴好天气进行插秧,插秧的深度不超过4厘米;
(4)施肥:将速效氮肥、磷肥和钾肥按照5:2:1的比例混合,按照每亩35公斤的用量,作为基肥施加,此后在水稻返青时按照每亩30公斤的用量施加复合肥,等到水稻叶龄指数达到80时按照每亩11公斤的用量施加穗肥,成熟期按照每亩6公斤的用量施加尿素作为粒肥,此外在抽穗和灌浆期喷3次富硒营养液;
(5)灭虫害:喷洒农药剂和新高脂膜600倍液的混合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向浸泡溶液中加入体积比不超过0.5%的杀菌剂,将浸泡和灭菌步骤合二为一,减少了工序,且多次换水有利于后续的催芽;
2、催芽的温度略低于现有技术,能缩短催芽时间,对于杂交水稻尤其明显;
3、安排合理的施肥步骤和施肥种类,基肥中加大了有机肥的比例,可以丰富并补充土壤养分,促进秧苗早生快发;此外还增设了穗肥、粒肥以及富硒营养液,能在秧苗成长的各个环节补充养分,增加产量;
4、将农药剂和新高脂膜600倍液混合使用,不仅增强防治虫害的效果,还可提高农药有效成分利用率,能调节水的吸收量,防旱防雨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浸泡:将稻种晾晒后进行浸泡,浸泡溶液中加入体积比不超过0.5%的杀菌剂,浸泡时间为30小时,期间换水5次;
(2)催芽:将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稻种在18-22℃的温度下进行催芽;
(3)插秧:将经步骤(2)处理得到的秧苗在晴好天气进行插秧,插秧的深度不超过4厘米;
(4)施肥:将速效氮肥、磷肥和钾肥按照5:2:1的比例混合,按照每亩35公斤的用量,作为基肥施加,此后在水稻返青时按照每亩30公斤的用量施加复合肥,等到水稻叶龄指数达到80时按照每亩11公斤的用量施加穗肥,成熟期按照每亩6公斤的用量施加尿素作为粒肥,此外在抽穗和灌浆期喷3次富硒营养液;
(5)灭虫害:喷洒农药剂和新高脂膜600倍液的混合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三丰种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三丰种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4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