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定位识别管理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5199.2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智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8 | 分类号: | G06Q10/08;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技术 定位 识别 管理 平台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定位识别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物联网概念起源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
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而今年奥巴马就职演讲
后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积极响应后,物联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而我国官方近期对传
感网(物联网的另一称谓)的多次提议表示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也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同时
也表明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将加快。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节
点、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平台、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
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物联网框架应该由安全的API接口、骨干网络、可通过标准
接口接入到骨干网络的设备网绪构成。
物联网又称“传感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二十世纪计算机科学
的一项伟大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目前,网络功能再强大,网络
世界再丰富,也终究是虚拟的,它与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还是相隔的,在网络世界中,很
难感知现实世界,很多事情还是不可能的,时代呼唤着新的网络技术。
RFID诞生于二战期间,是英文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的缩写,指
利用无线射频传输技术来存储数据和检索数据的过程,是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
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RFID在访问控制、人的识别平台、物品完整性、防盗以及军事上用途广泛,很多大型零售企业更是对RFID表现出浓厚兴趣。国内RFID的发展也方兴
未艾,不仅有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RFID的标准化和研究工作,同时RFID的
商用前景也吸引了国内通信、电子和自动化领域的众多厂商参与,商用化进程开始启动。
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通常情况下,RFID的应用平台主要由读写器和RFID标签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读写器一般作为计算机终端,用来实现对RFID标签的数据读写和存储,它是由控制单元、高频通讯模块和天线组成。而RFID标签则是一种无源的应答器,主要是由一块集成电路(IC)芯片及其外接天线组成,其中RFID芯片通常集成有射频前端、逻辑控制、存储器等电路,有的甚至将天线一起集成在同一芯片上,RFID应用平台的基本工作原理是RFID标签进入读写器的射频场后,由其天线获得的感应电流经升压电路作为芯片的电源,同时将带信息的感应电流通过射频前端电路检得数字信号送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信息处理;所需回复的信息则从存储器中获取经由逻辑控制电路送回射频前端电路,最后通过天线发回给读写器。
本发明在物联网的架构下,通过RFID读写器对RFID标签的识别与计算机终端软件的结合,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定位识别管理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型公司以及物品较多,管理人员对物品管理较为不便,不易迅速查找定位等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定位识别管理平台,该平台由RFID读写器、RFID射频标签、终端设备、平台软件和终端软件五部分构成。五部分相互协作实现了从物品信息的采集、传输、网络转换到终端用户查询、物品定位的一体式服务。最终目的是开发出人性化,智能化,高性能,较强自适应能力,极高集成度的物联网框架下的物品管理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智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智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1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消火栓智能监测装置
- 下一篇:健脾养血保健饮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