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5149.4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7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镇县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2 | 分类号: | A61K36/8962;A61P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3700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寒痛型 胃病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胃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70%以上的成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病,目前国内外寒痛型胃病的药物很多,如:斯达舒、胃必治等,这些药物只能缓解病情,却不能治愈,有的药物还有比较大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它疗效好,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桂枝12-15、煨大蒜8-10、乌梅炭8-10、太白米6-8、柴胡10-12、白芍8-10、当归8-10、枳实6-8、青皮6-8、黄连2-5、肉苁蓉10-12、太白参8-10、淡附片3-5、三七3-5、厚朴3-5。
所述的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桂枝13、煨大蒜9、乌梅炭9、太白米7、柴胡11、白芍9、当归9、枳实7、青皮7、黄连3、肉苁蓉11、太白参9、淡附片4、三七4、厚朴4。
所述的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桂枝14、煨大蒜8、乌梅炭10、太白米7、柴胡11、白芍10、当归8、枳实7、青皮7、黄连4、肉苁蓉11、太白参9、淡附片4、三七4、厚朴4。
本发明中药每剂药150g,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所采用的药方对于寒痛型胃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无毒副作用。使用该方对200例寒痛型胃病胃病患者进行治疗,服用后具有治疗效果的比例为90%以上,治愈率为7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桂枝13、煨大蒜9、乌梅炭9、太白米7、柴胡11、白芍9、当归9、枳实7、青皮7、黄连3、肉苁蓉11、太白参9、淡附片4、三七4、厚朴4。
实施例二:
一种寒痛型胃病的中药,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桂枝14、煨大蒜8、乌梅炭10、太白米7、柴胡11、白芍10、当归8、枳实7、青皮7、黄连4、肉苁蓉11、太白参9、淡附片4、三七4、厚朴4。
典型病例:
1、刘某,男,31岁,病痛多年,近几个月加重,不纳食,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呕吐,夜痛不眠、潜血。胃痛严重,夜重不眠。诊断为胃溃疡,便潜血。经各地省级市级医院百治无效。服用本发明中药后, 5日无痛觉,30日而愈。
2、赵某,男,49岁,胃胀满,食后即重,气不下行,胃脘冷痛,喜温喜按,呕吐,喜热饮,三年多。经诊断为胃炎。服用本发明中药后,7日见缓,14日大好,25日而愈。
3、朱某,女,55岁,1991年10月12日诊,患者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疼痛半年余,伴反酸、嗳气呕吐,胃脘冷痛,喜温喜按,胃镜提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服用本发明中药2月余,病症消除。
4、刘某,男,30岁,胃溃疡4年,经常性胃酸、胃胀、大便湿软,胃脘冷痛,喜温喜按,服用斯达舒、胃必治、香砂养胃丸等均不见康复,一度用饭都觉剌痛,服用本发明中药5天后,大便正常,能正常饮食,10天后,胃部无不适之感,再服10天后,生冷不忌,康健如往。
5、姜某,男,29岁,2008年3月患者自我感觉上腹不适、腹胀、哎气,胸口烧灼感,纳差胃脘冷痛,喜温喜按。钡检,慢性胃炎,服药十天愈,诸症消失,食欲增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镇县中医院,未经固镇县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51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