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窗框辊轧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3924.2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志;陈静;张栋平;陈文明;陈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H8/00 | 分类号: | B21H8/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窗框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窗框的辊轧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特别是当前汽车行业正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开展的自主开发与创新,更需要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体系作支撑。整车自主品牌与技术创新需要零部件作基础,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又对整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强大推动力,他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没有整车的自主品牌,强大零部件体系的研发创新能力难以迸发,没有强大零部件体系的支撑,自主品牌的做大作强将难以为继。因此,汽车零部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汽车的质量,决定着汽车的使用寿命。
辊轧成型是使用一组连续机架来把不锈钢轧成复杂形状。辊子的顺序是这样设计的,即:每个机架的辊型可连续使金属变形,直到获得所需的最终形状。汽车窗框作为汽车不可缺少的零部件,为了满足强度、刚度高、密封性和防锈性好的性能要求,不仅要求在生产中要精密操作,生产设备也是十分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好的汽车窗框辊轧成型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窗框辊轧成型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电机、轧辊和齿轮,所述轧辊包括上轧辊和与之相对应的下轧辊,上轧辊和下轧辊通过轴与两端的齿轮连接,所述齿轮通过连杆与电机相连,电机前端设有一减速机,所述箱体一端设有进料口,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所述进料口前设有定位板,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一校正辊。
所述第一组轧辊边缘处对称设有凸起部分。
所述第二组轧辊折弯角度为70°,并依次以20°的角度递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7组轧辊的连续性工作使金属变形,获得所需要的最终形状,效率高、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汽车窗框辊轧成型装置,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内的电机2、轧辊3和齿轮4,轧辊3包括上轧辊和与之相对应的下轧辊,上轧辊和下轧辊通过轴5与两端的齿轮4连接,齿轮4通过连杆6与电机2相连,电机2前端设有一减速机7,箱体1一端设有进料口8,另一端设有出料口9,进料口8前设有定位板10,出料口9处设有一校正辊11,第一组轧辊12边缘处对称设有凸起部分13,第二组轧辊14折弯角度为70°,并依次以20°的角度递减。
本发明是这样实施的:钢板从进料口8进入到辊轧机内,由电机2带动齿轮4转动从而带动轧辊3滚动,通过第一组轧辊、第二组轧辊一直到最后一组轧辊的辊压后从出料口9出来并经校正辊11校正后即可得到如图3所示的产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大为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9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