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流板旋风复合式冷凝水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3676.1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8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谭厚章;许伟刚;许超;刘原一;王学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流板 旋风 复合 冷凝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减排领域,涉及一种大型电站中烟气脱硫后通过烟气冷凝回收水的折流板旋风复合式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北方水资源匮乏,水是不可替代不便运输的宝贵资源,用现有的水量满足发展的需要是唯一的可行途径。而脱硫系统用水占电厂总用水的比例很高,这就使得我国电厂节水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大型湿法脱硫电厂中,脱硫系统用水占了全厂用水的50~70%。在干旱地区,由于缺少水源,电厂不得不采用干法脱硫。而干法脱硫相比湿法脱硫,成本要高出5亿人民币之多。若能使湿法脱硫系统补水下降,则部分干旱地区电厂可以采用湿法脱硫,成本便可大为降低。
脱硫后烟气一般为50℃左右的饱和烟气,其中含水大于200t/h,冷凝回收其中部分的水,则可以用于湿法脱硫系统自身补水或用作其他用途。
目前用于气液分离的装置主要有四种:重力沉降分离器、滤网分离器、折流板分离器以及离心分离器。其中,重力沉降分离器主要用于去除粒径大于150微米的液滴;滤网分离器主要应用于低气量的粒径为5-7微米的液滴的分离;折流板分离器主要应用于去除粒径为10-100微米的液滴;离心分离器可以产生比重力大2000倍的离心力,能有效的去除粒径为4-5微米的液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回收烟气中的液滴,以达到回收脱硫后饱和烟气中冷凝出的水,使湿法脱硫过程中少耗水甚至不耗水的折流板旋风复合式冷凝水回收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带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和出液口的旋风筒,在旋风筒内位于进气通道的上方安装有折流板分离器,折流板分离器如“田”字格均分为四组,四组折流板出口整体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布置,使得通过的烟气旋转起来,所述的折流板分离器同时作为旋流叶片与旋风筒组合成第二级离心分离器。
所述的进气通道伸入旋风筒内部,使得旋风筒底部形成储水槽,出液口开设在旋风筒底部的储水槽中。
所述的进气通道流通截面为方形或接近方形。
所述的出气通道伸入旋风筒内部,且出气通道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本发明采用折流板组成流板分离器从而代替了离心分离器中的旋流叶片,同时折流板分离器作为旋流叶片与旋风筒组合成第二级离心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从出气通道离开,而液体则通过旋风筒底部的出液口流出。将两种分离器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冷凝水回收的效率,又没有使结构复杂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折流板分离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带有进气通道1、出气通道4和出液口5的旋风筒3,进气通道1流通截面为方形或接近方形,进气通道1伸入旋风筒3内部,使得旋风筒3底部形成储水槽,出液口5开设在旋风筒3底部的储水槽中,出气通道4伸入旋风筒3内部,且出气通道4截面为矩形或圆形,在旋风筒3内位于进气通道1的上方安装有折流板分离器2,折流板分离器2如“田”字格均分为四组,四组折流板出口整体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布置,使得通过的烟气旋转起来,所述的折流板分离器2同时作为旋流叶片与旋风筒3组合成第二级离心分离器。此折流板分离器2同时作为旋流叶片,与旋风筒3组合成第二级离心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从出气通道4离开,而液体则通过旋风筒底部的出液口5流出。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利用折流板组成的折流板分离器代替离心分离器中的旋流叶片,从而将两种分离器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冷凝水回收的效率,又没有使结构复杂化。本发明主要应用于北方寒冷地区大型火电厂,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回收脱硫后饱和烟气冷凝出的水,从而实现湿法脱硫少耗水甚至不耗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6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