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燃烧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3490.6 | 申请日: | 201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丰亮 |
主分类号: | F23B60/00 | 分类号: | F23B60/00;F23J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烧机。
背景技术
农村的普通的炉灶由于直接使用薪柴不仅燃烧效率低,而且不易存放,更不能实现使用过程的自动控制、自动加料等功能。使用煤气和电力又价格昂贵。而生物质颗粒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炉灶的燃烧效率,而且便于存放和推广,拥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根据《工业生物燃气替代石化能源项目经济评价报告》,假设对我国10%的工业燃油、然气锅炉进行石化能源替代,工业锅炉平均规模按照10T/H预测,每年需消耗生物质资源约2亿吨,可替代和节约石油资源约7000万吨/年。
工业锅炉改造成生物质颗粒锅炉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物质颗粒燃料比相同热值的煤每吨节省160元,每年可节省燃料费576万元,跟重油比较节约燃料成本约20%左右。 2)、单位GDP能耗几乎为0,BP颗粒燃料属可再生能源,使用不计能耗。 3)、锅炉热效率提高节省燃料费。燃用生物质颗粒燃料,使锅炉热效率提高10%,可每年节煤3600吨,每吨煤400吨,可节省燃料费144万元。
4)、节省脱硫费用及脱硫除尘改造费用。平均每顿二氧化硫的脱硫费用为1000元,每年用于脱硫的运行费用需78万元。改烧生物质颗粒燃料后,可节省此项费用。 5)、得到节能减排奖励奖金和优惠财税政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机,能够有效过滤掉出火口火焰中的灰尘,提高燃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包括:燃烧室,燃烧室上方的料斗,料斗旁边的安全阀门,燃烧室下部的炉排,炉排下方的储灰腔,连接储灰腔的排灰口,燃烧室外围的保温壳体,保温壳体外的控制面板,燃烧室外的风机,连接燃烧室的火筒,火筒上的旋风除尘器,火筒末端的出火口,连接火筒和保温壳体的加强筋。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壳体内侧有一层漏风板,漏风板上开有多个通风孔,保温壳体与漏风板之间形成风道。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风机的末端安装有一除尘装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料斗的下端有一弧形挡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旋风除尘装置,能够有效过滤掉出火口的灰尘,防止灰尘吸附在受热装置上,提高了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物质燃烧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风机末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燃烧室,2、炉排,3、储灰腔,4、排灰口,5、火筒,6、旋风除尘器,7、出火口,8、料斗,9、挡板,10、保温壳体,11、风道,12、漏风板,13、风机,14、除尘装置,15、安全阀门,16、控制面板,17、加强筋,1401、滤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一种生物质燃烧机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和图2所述风机末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所述挡板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包括:燃烧室1,燃烧室上方的料斗8,料斗旁边的安全阀门15,燃烧室下部的炉排2,炉排下方的储灰腔3,连接储灰腔的排灰口4,燃烧室外围的保温壳体10,保温壳体外的控制面板16,燃烧室外的风机13,连接燃烧室的火筒5,火筒上的旋风除尘器6,火筒末端的出火口7,连接火筒和保温壳体的加强筋17。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壳体10内侧有一层漏风板12,漏风板上开有多个通风孔,保温壳体10与漏风板12之间形成风道11,风机13将空气鼓入风道11中,再透过通风孔进入燃烧室1内,提高了燃烧室的燃烧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的末端安装有一除尘装置14,包括滤料1401,防止燃烧室1或储灰腔3内的灰尘透过漏风板12上的通风孔进入风机13,影响风机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料斗8的下端有一弧形挡板9,防止燃烧室1内的火焰回火进入料斗8。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丰亮,未经郭丰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34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及其通信系统间的切换方法
- 下一篇:微拱式钢筋混凝土窨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