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2990.8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3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买少辉;何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3 | 分类号: | H01M4/139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牛爱周 |
地址: | 4541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复合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无机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池,而负极材料又是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电池的循环、倍率等性能。而传统制备负极材料原材料主要是石油焦、针状焦,之后经过粉碎、分级、碳化甚至石墨化得到的负极材料,具有循环好、倍率性能差等特点,如专利CN1691374A公开了一种制备人造石墨的方法,其制备出的材料具有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差等缺点。
而硬碳是碳材料的一种并由于具有比容量高、首次不可逆容量大、倍率性能好等特性,而硬炭是锂离了电池最初所用负极材料,如糠醛树脂热分解产物、酚醛树脂热分解产物、炭黑等,具有可逆容量低,首次效率低,放电电压低等缺点,但其同时具有优异的倍率和循环性能以及低温特性。为了改善人造石墨倍率性能差的问题,在石墨表面包覆一层树脂类高分子热解炭,既能阻止电解液中溶剂分子的共插入,提高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但是树脂包覆后的材料比表面比较大,导致首次效率偏低,不可逆容量大。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JP11246209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负极碳材料,采用石墨与硬碳混合,在沥青中浸润后分离沥青,进行热处理使沥青碳化,在石墨和硬碳表面形成一定后度的沥青炭化层,但是这种碳材料的稳定性较差,在高倍率充放点条件下,很难保持稳定的放电容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倍率型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保持较高的放电容量。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粒径D50为16~24μm石墨加入到含有水性粘结剂的水溶液中分散得到分散液A,其中水性粘结剂为LA132水性粘结剂、LA133水性粘结剂、LA135水性粘结剂中的一种,将粒径D50为5~10μm硬碳加入到分散介质和水中分散得到分散液B,将分散液A和分散液B混合搅拌得到混合液,所述水性粘结剂:石墨:硬碳: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0.1~1):(0.1~1):(0.1~100);
2)将混合液进行静电纺丝处理,在接收板上得到静电纺丝产物;
3)将静电纺丝产物研磨、干燥,在900~1000℃温度下碳化1~24小时,采用50~200目筛网进行筛分,得到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
其中所述分散液A和分散液B中的加水量只要满足均匀分散并具有流动性即可,在此没有特殊限定,作为优化的方案分散液A中加水量为水性粘结剂重量的4~6倍,分散液B中加水量为硬碳重量的5~1000倍。
所述静电纺丝处理的处理参数为:喷丝头与接受板的距离为0.1~10cm,电喷丝的电压为0.1~100KV,喷流速度为0.0001~10mL/S。
所述静电纺丝处理的处理参数为:喷丝头与接受板的距离为0.5~1.0cm,电喷丝的电压为1~20KV,喷流速度为0.1~1mL/S。
步骤2)所述静电纺丝处理中采用的接收板为石墨板。
步骤1)所述分散介质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步骤1)石墨加入到含有水性粘结剂的水溶液中的所述分散为球磨6~8小时。
步骤1)硬碳加入到分散介质中的所述分散为球磨6~8小时。
步骤1)所述分散液A和分散液B混合搅拌时间为6~8小时。
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复合负极材料,是在石墨表面包覆水性粘结剂,之后添加分散均匀的硬碳在其石墨表面包覆,之后通过高温灼烧使粘结剂分解炭化,得到具有多孔结构的石墨/硬碳复合负极材料。本发明的复合负极材料不仅利用了石墨化成效率高、循环性能优良的特点,又利用了硬碳克容量高、倍率性能好的优点,并利用了水性粘结剂高温裂解生成的多孔结构,该多孔结构不仅提高材料的吸液能力,从而提高循环性能,而且多孔结构可以使电池在大倍率放电时,提高材料的稳定性。而且本实验采用的电纺丝喷雾技术,可以形成结构紧密、稳定的复合材料。
电纺丝喷雾技术(静电纺丝技术)是在电场作用下的纺丝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将材料与分散剂的混合液加入到注射器中,然后通过置于液体中的金属电极与电源连接,注射器喷口端的液体受到表面张力和电场力的共同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同性电荷被迫聚集在液滴表面,端部的溶液液滴由半球形逐渐变为锥形,当电场力超过表面张力带电的液流会从喷口端射出,喷射到接收装置的接收板上形成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焦作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9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S电源公端子连读模
- 下一篇:一种高电压真空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