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机用油缸及带有该油缸的挖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2764.X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伍荣伟;黄昌黎;朱传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挖掘机 用油缸 带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油缸,尤其是一种挖掘机用油缸及带有该油缸的挖掘机。
背景技术
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石方机械。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挖掘机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机型之一。
油缸是挖掘机上重要的执行元件,挖掘机的液压系统通过油缸驱动执行机构进行工作。现有的挖掘机油缸一般采用单出头双作用油缸,油缸中活塞杆的伸出与收回由油缸以外的控制阀控制,在油缸上一般不设置控制阀。现有的挖掘机油缸由于需要用油缸以外的控制阀控制伸出和收回,并且油缸与控制阀分开布置,使得油缸的反应速度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挖掘机油缸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挖掘机用油缸及带有该油缸的挖掘机。
具体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挖掘机用油缸,包括桶形的缸体、活塞杆和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活塞杆连接后一同伸入所述缸体内,所述缸体为所述活塞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其中,包括一连接于所述缸体上的阀体,所述阀体包括无杆腔阀芯、有杆腔阀芯、无杆腔油口、有杆腔油口、高压油口和回油口,所述无杆腔油口与所述无杆腔连接,所述有杆腔油口与所述有杆腔连接;
所述无杆腔阀芯于第一位置时接通所述无杆腔油口与所述高压油口,所述无杆腔阀芯于第二位置时接通所述无杆腔油口与所述回油口;
所述有杆腔阀芯于第一位置时接通所述有杆腔油口与所述高压油口,所述有杆腔阀芯于第二位置时接通所述有杆腔油口与所述回油口;
所述无杆腔阀芯与所述有杆腔阀芯与控制油路连接,且使所述无杆腔阀芯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有杆腔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无杆腔阀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有杆腔阀芯处于第一位置。
优选的,其中,所述阀体以法兰的形式环设于所述缸体上近所述无杆腔的一端。
优选的,其中,所述无杆腔油口通过所述缸体上位于无杆腔位置的通孔与所述无杆腔连接。
优选的,其中,所述有杆腔油口通过一管道与所述有杆腔连接。
优选的,其中,所述管道主要由所述缸体上位于所述有杆腔位置的通孔和一钢管形成,所述钢管一端连接所述缸体上位于所述有杆腔位置的通孔,另一端连接所述有杆腔油口。
一种挖掘机,包括上述的挖掘机用油缸。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油缸与控制阀集中布置,油缸反应速度快;两根阀杆分别控制油缸的两个油口,阀的开口特性可根据要求设计,系统回油压力低,可以提高液压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挖掘机用油缸的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挖掘机用油缸的实施例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挖掘机用油缸的实施例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挖掘机用油缸的实施例,包括桶形的缸体1、活塞杆2和活塞3,活塞3与活塞杆2连接后一同伸入缸体1内,缸体1为活塞3分隔成有杆腔4和无杆腔5,其中,包括一连接于缸体1上的阀体6,阀体6包括无杆腔阀芯61、有杆腔阀芯62、无杆腔油口63、有杆腔油口64、高压油口65和回油口66,无杆腔油口63与无杆腔5连接,有杆腔油口64与有杆腔4连接;无杆腔阀芯61于第一位置时接通无杆腔油口63与高压油口65,无杆腔阀芯61于第二位置时接通无杆腔油口63与回油口66;有杆腔阀芯62于第一位置时接通有杆腔油口64与高压油口65,有杆腔阀芯62于第二位置时接通有杆腔油口64与回油口66;无杆腔阀芯61与有杆腔阀芯62与控制油路连接,且使无杆腔阀芯61处于第一位置时有杆腔阀芯62处于第二位置,无杆腔阀芯61处于第二位置时有杆腔阀芯62处于第一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一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7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