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高分子手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456.7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仝庆;董玉娇;刘玉炳;华林;范以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1/06 | 分类号: | B01J31/06;B01J3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高分子 手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高分子手性催化剂,其结构通式为
其中m∶n=(99∶1)~(4∶1)。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原料(s)-O-丙烯酰基-4-羟基-L-脯氨酸、N-异丙基丙烯酰胺、引发剂、有机溶剂依次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至溶解除氧,反应结束后,加入沉淀剂,将产物沉淀,离心,干燥。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的引发剂、有机溶剂和沉淀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有机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沉淀剂为无水乙醚。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子手性催化剂应用于不对称羟醛缩合反应。
5.一种将权利要求4中所述反应后的催化剂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回收方法为:利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催化剂具有温敏效应的特点,通过加热离心分离,回收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南京大学扬州化学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45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