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翅片管换热器的锯齿形管板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2423.2 | 申请日: | 201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97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许学成;徐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B23P15/2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翅片管 换热器 锯齿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一种用于翅片管换热器的锯齿形管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冶金、动力、石化、空调等行业中,为了强化换热效果或者达到使换热器高效紧凑的目的,翅片管换热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作为翅片管换热器组成装置之一的管板,用于和换热器的主要换热元件翅片管进行组装,起固定支撑翅片管的作用。组装后的管板和换热器壳体可以直接采用焊接连接固定,同时起到支撑整个换热器重量的作用。管板的设计、制造、组装工艺的选择对控制整个换热器成本、延长换热器使用寿命具有很大作用。通常管板制造及其与翅片管的组装形式主要有两种:(1)管板整板下料,然后按照要求钻孔。翅片管分直管段和弯管段分别制作。组装时,将翅片管直管段和管板装配,然后逐一焊接弯管。此种方法焊接量大,且由于管束排布紧密,施焊难度高,翅片管的打压在装配完成后进行,一旦管子泄漏,查找及补救措施复杂困难;(2)管板整板下料,按照要求钻孔,然后直接自垂直于长度方向沿孔中心线连线将管板切割为若干锯齿形板(图1)。翅片管整体制作,预先打压。翅片管和管板组装后在锯齿板之间施焊。该方法整体切割工作量大。且由于多次切割,与翅片管组装后的管板强度较差,一般还需要通过周围焊接筋板的方法增加其强度,增加了材料用量和焊接量。切割后的锯齿板重新组装后板面平直度无法保证,换热器投入使用后管板易产生弯曲变形,影响换热器使用效果和寿命。
目前,第一种形式仅在管束较少,排列稀疏,焊接量较小、制造周期长的情况下采用。第二种形式的应用范围较广,但如上所述,很多地方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翅片管换热器的锯齿形管板,在保证翅片管整体制作、预先打压的前提下,使管板整体切割工作量有所减少;并能够保证组装后的管板强度,不需要外加筋板,既美观大方又减少了材料使用量和焊接工作量;最后,还能使切割后的锯齿板具有较小的长宽比,使锯齿板具有较强的抗弯曲变形能力,保证组装后的管板平面度,管板受力均匀,使用中不易变形,换热器使用寿命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方案为:
一种用于翅片管换热器的锯齿形管板,翅片管前后由两块管板进行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板采用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第一步,将管板整体沿竖直方向分为上直板、中间多孔板、下直板三部分;
第二步,沿水平长度方向,在中间多孔板部分上按照翅片管的根数设置多行相互平行且相邻行相互错位的管孔;由上至下相邻行间的管孔中心线连接形成锯齿形连线,且沿长度方向各锯齿型连线相互平行且间隔均布;沿各锯齿形连线从垂直于长度方向将中间多孔板切割为多个锯齿形板;
第三步,将多个锯齿形板与翅片管组装并焊接,待与翅片管组装完毕后将整面的中间多孔板与上、下直板打坡口双面连续密封焊接成整体。
按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步下料时,将上直板、中间多孔板、下直板三部分分别下料或者管板整板下料然后切割为上直板、中间多孔板、下直板三部分。
按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步中锯齿形板和翅片管进行组装时,首先按照多孔板切割顺序将其中一块锯齿形板固定,然后翅片管的一端放入锯齿形板缺口处,之后将相邻的锯齿形板与之前的一块锯齿形板对接并点焊固定,顺次放置翅片管和锯齿形板直至完成所有翅片管装配;最后使翅片管的每一端都具有一个整面的中间多孔板。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翅片管为整体制作、预先打压的包含有直管段和弯管段的翅片管。
按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步中,将翅片管每一端连接的整面的多孔板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直板、下直板连续密封焊接构成锯齿形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武汉)威仕工业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24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仪器电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高承压性集热器板芯及多材复合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