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秸秆块煤及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0355.6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正道;姚平;徐联生;许之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正道 |
主分类号: | C10L5/44 | 分类号: | C10L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6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秸秆 块煤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弃秸秆、可燃植物等制成的秸秆块煤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地球上每天都会产生许多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在城市中,居民每人每天平均产生2公斤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除部分可回收外,其余大部分都需要掩埋或焚烧进行处理。其中,焚烧处理不仅环境污染小,可持续性强,还可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能源再利用,形成能源良性循环,是当今最有效的一种处理方式,最具可利用价值。而农业垃圾主要是指农作物的附属物,如秸秆、皮壳、根茎等,此类附属物由于水分含量高,可燃性较差,燃烧效率低,燃烧时烟气大、燃烧不充分,对环境污染严重,所以,除少部分作为田间肥料进行野外原始燃烧外,大部分附属物都无法销毁,只能堆放在露天,不仅污染环境、影响交通,还易引发火灾,危害人身安全。
近年来,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逐渐增强,开发农村大量富余的秸秆、皮壳等农产品附属物已成为一种趋势,于是,各种秸秆焚烧方法、秸秆采暖炉、秸秆发酵制沼等产品和应用不断涌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秸秆等附属物自身结构的限制,这些应用或多或少还存在不足,特别是最易采纳的燃烧方式,不论直接燃烧或粉碎后燃烧,其效果始终不理想,给全面推广秸秆燃烧技术带来严重影响。
如何改善秸秆等农产品附属物的燃烧效果,特别是通过成分调节进行燃烧性能提高,以实现秸秆等农产品附属物的工业开发和利用,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可有效提高燃烧效率、保证燃烧效果的、适于大批量生产加工的秸秆块煤及其加工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秸秆块煤,按重量百分比,包括79.9~94.9%的秸秆条丝、0.1%的SCP生物工程菌溶液和5~20%的煤化剂,所述煤化剂包括碳酸氢钠1~5%、氯化钠1~5%、氧化铁1~5%、氧化钙5~10%、硝酸钠1~5%、淀粉1~5%、白云石1~5%、粉煤灰40~60%和锯末5~20%。
所述SCP生物工程菌溶液的浓度为10%。
所述秸秆条丝的长度为1-10cm。
一种秸秆块煤的加工工艺,包括:
步骤一 将秸秆揉搓成1~10cm的条丝。
步骤二 将SCP生物工程菌溶液与秸秆条丝和煤化剂按比例均匀混合,并在5~300C的环境下堆放24小时,充分软化和煤化;煤化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碳酸氢钠1~5%、氯化钠1~5%、氧化铁1~5%、氧化钙5~10%、硝酸钠1~5%、淀粉1~5%、白云石1~5%、粉煤灰40~60%和锯末5~20%。
步骤三 通过压块机对煤化后的秸秆条丝混合物进行成型,形成块状秸秆块煤;按重量百分比,秸秆块煤的各组份含量为:79.9~94.9%的秸秆条丝、0.1%的SCP生物工程菌溶液和5~20%的煤化剂。
所述SCP生物工程菌溶液的浓度为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秸秆块煤及加工工艺,通过揉搓的方式将秸秆处理成条丝状,利用SCP生物工程菌溶液对条丝秸秆进行表面软化分解,同时,加入煤化剂进行煤化,最后,通过压块机进行成型,使得秸秆块煤成型可靠、燃烧稳定。其加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产品密度大、生产能耗低、设备磨损小,成型后的秸秆块煤可燃性好,燃烧过程无尘、无烟、无焦油逸出,燃烧充分,燃烧效率高,运输方便,并可有效防止烧结现象的发生,简化燃烧操作过程,其工艺形成了一套工业化的秸秆开发和利用方式,能大大消耗农村中普遍富余的秸秆和其它农产品附属物,成型后的秸秆块煤特别适合在农村家庭中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条丝状秸秆的硬度进行改善,并相应添加煤化剂,使制成的秸秆块煤燃烧性能大幅提升,保证了秸秆块煤的燃烧效率和使用性能。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正道,未经金正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3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