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70045.4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9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王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华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18 | 分类号: | B29C6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热传导 加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热传导加热头。
背景技术
热传导加热螺母埋植技术是加热棒将加热仓导热,进入仓内的铜螺母因为接触加热仓壁而传递热量提高温度,当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输送机构将螺母放置到塑料件相应位置,压接埋植于塑料件当中。旧有的加热技术为底部为一块加热平板,当螺母单个件落到加热板平面上时,加热板将热量传给螺母,一段时间以后螺母达到指定温度,送料板运动将螺母送达落料口,降落到需要埋植的工件位置,如果通过更加繁琐的机构,例如增加汽缸数量,增大插头体积,同样可以实现该插头的功能,但是其可靠性及使用效率会大大降低。旧有的推杆分料式热插头存在以下缺点:1.加热板有效加热面积小,能耗大。2.送料汽缸距离热源近容易损坏。3.加热螺母数量少,加热周期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加热效率、缩短加热周期、单位时间内有效增加了同时加热螺母的数量简化结构,增强可靠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损耗度,同时大大缩减了组合空间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热传导加热头,包括输料加热部及落料压合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往复分料部,
所述输料加热部由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多个加热舱、连通加热舱并为其供料的输料管及为加热舱提供热源的加热部件组成,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贯通的落料孔,所述落料孔与设于底座底面的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指定位置的送料通道连通;
所述落料压合部由压合气缸、活塞杆、设于活塞杆上的支撑杆、连接板、埋植深度调节机构和压杆组成;所述压合气缸设于连接板上端,活塞杆穿过连接板伸入连接板下端,在活塞杆上连接具有螺母压头的压杆,所述活塞杆与压杆之间设有可调节压杆伸缩行程的埋植深度调节机构;
所述往复分料部由转动气缸、转动活塞杆、连杆及设于连杆上的分料机构组成,所述连杆顶端与转动活塞杆连接,底端与分料机构连接;
所述支撑杆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转动气缸与连接板固定,分料机构设于底座上并与所述落料孔配合,所述螺母压头设于落料孔上端并与其对应设置。
上述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所述埋植深度调节机构由设于连接板底面的吊杆、弹簧连杆、螺纹杆及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母组成,所述弹簧连杆顶部与吊杆连接,底部与螺母连接,所述压杆与螺纹杆底部固定,活塞杆与螺纹杆顶部对应。
上述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所述分料机构由齿轮、齿条及与所述齿条相连的可沿加热舱分布方向往复移动的具有分料孔的分料块组成,所述分料块设于加热舱底部,分料孔可在分料块移动到相应位置时与加热舱的内腔相连,可在分料块移动到相应位置时与落料孔相连,与所述落料孔对应连接时,螺母压头穿过分料孔及落料孔与螺母压接配合。
上述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所述输料管连接有导料管。所述导料管穿过连接板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上述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所述加热舱设置为具有内腔的立体结构,左右设置为2个,所述输料管与加热舱的内腔连接。
上述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所述加热部件采用电热棒,所述电热棒沿立体的加热舱长度方向围绕内腔周围插接在所述加热舱内,所述电热棒可设置数个。
上述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所述转动活塞杆与连杆通过联轴器彼此连接。
上述的小型热传导加热头,所述加热舱与底座之间设置隔热垫。
本发明小型热传导加热头的优点是:由于该机构可以实现螺母加热埋植,在该机构中简化了机构必要部件组成,减小了机构体积:增加了同时加热螺母的数量,大大降低了单个螺母的平均加热时间。因为没有横向旁出的运动部件及电路走线,使设备更整洁美观。输料加热部采用的是双加热舱加热,两舱轮流取料。可同时加热10-20个螺母。使螺母加热反应时间大大降低,有效扩大了使用范围,精简设备整体尺寸往复分料部使用一个直齿传动机构,实现左右两舱轮流去料,使机械动作无冗余,更加简单有效,不仅简化了结构,增强了可靠性,提高了使用效率,降低了损耗度,同时大大缩减了组合空间。使产品更加便利精巧。热能效率高,同样体积的热板可以加热更多螺母.传送气缸距离热源远,可以使机构更加可靠.加热节拍更加快捷。使生产效率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料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往复分料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落料压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Ⅰ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华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华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700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投射式汽车头灯
- 下一篇:光学组件、LED灯与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