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粉生产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8398.0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戴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02 | 分类号: | B22F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张立荣;裴咏萍 |
地址: | 2257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粉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粉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锌粉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燃料、医药、农药、涂料、电子以及食品等行业。现有的甑式炉对锌粉的加工需要分批进行,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锌粉生产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锌粉生产设备,包括液化炉、流槽、流体输送管、气化炉、蒸汽输出管、冷凝器和锌粉收集箱;液化炉上端设有流出槽;流槽设于流出槽下方,且与流体输送管一端相连;流体输送管另一端伸入气化炉内;气化炉通过蒸汽输出管与冷凝器相连;锌粉收集箱设于冷凝器下方。
对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上述蒸汽输出管上设有电加热元件或蒸汽输出管外周设有保温层。
冷凝器包括冷凝管和循环水管;冷凝管上设有蒸汽入口,冷凝器通过蒸汽入口与蒸汽输出管相连;循环水管螺旋套于冷凝管外周。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利用液化炉和气化炉对锌材料进行分次加热,能连续生产锌粉;同时采用螺旋式冷凝水进行冷却,减少了冷凝路径,提高了循环冷却效率。蒸汽输出管上通过电加热元件或保温层,防止锌蒸汽提前出现冷凝。本发明锌粉生产设备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耗能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锌粉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液化炉,11-流出槽,2-流槽,3-流体输送管,4-气化炉,5-蒸汽输出管,6-冷凝器,61-冷凝管,62-蒸汽入口,63-循环水管,7-锌粉收集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锌粉生产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锌粉生产设备包括液化炉1、流槽2、流体输送管3、气化炉4、蒸汽输出管5、冷凝器6和锌粉收集箱7。液化炉1上端设有流出槽11,流槽2设于流出槽11下方,且与流体输送管3一端相连。流体输送管3另一端伸入气化炉4内;气化炉4通过蒸汽输出管5与冷凝器6相连。蒸汽输出管5外周围有保温层,或集合设有电子加热元件,用于避免锌蒸汽的提前冷凝。冷凝器6包括冷凝管61和循环水管63,循环水管63螺旋设于冷凝管61的外周,减少了冷凝路径,提高了循环冷却效率。冷凝管61上设有蒸汽入口62,冷凝器6通过蒸汽入口62与蒸汽输出管5相连。锌粉收集箱7设于冷凝器下方,收集冷凝后的锌粉。
本发明锌粉生产设备工作时,先将液化炉1预热至400℃~700℃之间的温度,然后装入锌原料如二次锌废金属。然后使液化炉1升温至950℃~1150℃之间的温度,液化的锌液通过流出槽11流入正下方对齐的流槽2内,通过流体输送管3转移至气化炉4中。当锌液填充至超出流体输送管3伸入气化炉4内底端的水平后,运行气化炉4中的燃烧器,将锌液加热形成锌蒸汽,运行后的整个加工过程,不断向液化炉1内添加锌原料,使气化炉4内的锌液不低于流体输送管3的底端。气化炉4内的锌蒸汽通过蒸汽输出管5由蒸汽入口62进入冷凝器6的冷凝管61内,通过循环水管63中的冷凝水进行冷却,形成的锌粉落入下方的锌粉收集箱7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申隆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83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