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铁塔警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7962.7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2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付阳超;粟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 |
主分类号: | G08B5/38 | 分类号: | G08B5/38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舒启龙 |
地址: | 615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铁塔 警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警示灯具,特别是采用感应电源的输电线路高压铁塔用警示灯。
背景技术
现有架设输电线路的高压铁塔用警示灯。通常采用电池或蓄电池作为照明用电源。由于高压铁塔多数在崇山峻岭或荒野中,更换电池或者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均存在较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就地取用输电线缆感应电作为警示电源的电力铁塔警示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铁塔警示器,警示灯控制电路,用作安装在铁塔上的警示灯,所述警示灯为多个并联的红色发光二极管;所示警示灯控制电路为:
感应线圈XQ首端和末端之间串接10Ω电阻R1,感应线圈首端串接开关K1后接于整流器D1-4的一个输入端,感应线圈末端接于整流器D1-4的另一个输入端,整流器D1-4负输出端接地,整流器D1-4的正输出端串接稳压器7805后接于六非门74LS04的14脚以及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的正极,六非门74LS04的7脚接地,六非门74LS04的8脚接于型号为8050的三极管BG1基极,三极管BG1集电极接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三极管BG1发射极接型号为3DG12的三极管BG2基极,三极管BG2集电极接三极管BG1集电极,三极管BG2发射极串接电阻R4后接地;上述六非门74LS04的1脚与6脚之间依次串接有电阻R3和第二电位器W2,电解电容C1正极接于整流器D1-4正输出端,上述感应线圈XQ结构为:Φ1mm的漆包线在支柱上绕制50匝,且支柱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夹板和下夹板,上、下夹板之间固定有螺丝柱,上、下夹板以及螺丝柱与支柱之间留有用作输电线穿过的空隙;铁塔横梁中部安装有支座式绝缘瓷瓶,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以环形灯组形式安装在该瓷瓶顶端上;用作引出上述发光二极管连接用导线的加长横担以悬臂梁形式安装在该瓷瓶顶部。
还具有工作指示电路:发光二极管Fg1和10Ω电阻R2串接在六非门74LS04的14脚与7脚之间。
还具有蓄电池Ec和第一电位器W1;蓄电池Ec和第一电位器W1串接在感应线圈XQ的首端与末端之间。
上述警示灯为12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电路设计简单实用。
2、就地从输电线取用感应电作为警示电源,同时配以耗电量少的发光二极管,通过整流、稳压以及振荡频率为400Hz的多谐振荡电路,使警示灯点亮熄灭周期为2-3秒钟。
加长横担以悬臂梁安装在瓷瓶顶部,供引出与发光二极管相连的导线。支座式瓷瓶和加长横担的安装,有效保证了发光灯高于铁塔和发光导线对铁塔间的绝缘安全距离。
高压铁塔配以本警示灯,塔顶灯光的点亮,既向线路巡视人员告知铁塔所在位置,同时又警示飞机远离电力传输铁塔,由此增加了电力和航空的双重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感应线圈的电能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警示灯控制电路图。
图3是警示灯和感应线圈在铁塔输电线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12个LED灯)双环形灯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采用了从输电线直接传感采集电能的方式,同时考虑线路故障、停电检修等,输电线无电源供给,电能采集中断,警示灯如何保证继续点亮的问题,这就是还要做蓄电储能处理。
按照分析考虑,我们首先对电能采集器进行设计。由于输电线已经架设投运,故撤卸线路、穿透铁芯绕组、感应取样的方法已不适合。图1中,将感应线圈,靠近输电线来采集电流。感应线圈XQ结构为:Φ1mm的漆包线在支柱2上绕制100匝(根据实用需要可增减),且支柱2上、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夹板3和下夹板9,上、下夹板之间固定有螺丝柱8,上、下夹板以及螺丝柱8与支柱之间留有用作输电线6穿过的空隙;参见图3、图4,铁塔横梁中部安装有支座式绝缘瓷瓶11,多个红色发光二极管以环形灯组4形式安装在该瓷瓶顶端上;用作引出上述发光二极管连接用导线13的加长横担12以悬臂梁形式安装在该瓷瓶顶部(图3示出含有感应线圈而不包括发光二极管的警示灯控制电路10)。支座式瓷瓶和加长横担的安装,有效保证了发光灯高于铁塔和发光导线对铁塔间的绝缘安全距离。
制作中,漆包线在支柱2上绕制成感应线圈1,线圈首、末端引出导线4分别从上夹板的两个出线孔5中引出,以作连接使用;上、下夹板之间有连接螺孔7,螺丝柱8将整个采集器固定在输电线6上。由于感应线圈紧贴输电线,所以一是具有感应采集电量作用;二是因整个采集器是圆弧式靠近输电线,接触部分如切线相交,所以基本不形成电压差,故,对输电线不会带来绝缘等附加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未经四川省电力公司西昌电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9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