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负载驱动器及包括该负载驱动器的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7509.6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89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发明(设计)人: | 贾辉;戴雪维;林达炘;刘付晔伟;刘亚平;米德尔·谢科;曾思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春晖,李德山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载 驱动器 包括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与交流电源耦合的负载驱动器,以及使用所述负载驱动器的灯具。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降压式(BUCK)或升压式(Boost)电路拓扑结构来设计LED驱动器,该电路设计较复杂,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开关电源电磁干扰。还有一种解决方案是采用与交流电源耦合的非极性电容器。然而,受工艺限制,非极性电容器的值较小,驱动功率较低,如果要得到较好的驱动效果,需要把尺寸做得较大,这样会使得驱动器比较笨重,占用了较多的空间,而且还提高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问题,作出了本发明。本发明意在提出一种负载驱动器。该负载驱动器能够获得以下效果中的至少一个:占用空间小,节省成本,提供更大的驱动功率,制作简单,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与交流电源耦合的负载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限压电路,所述限压电路包括反向串联的第一极性电容器和第二极性电容器,所述第一和第二极性电容器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制流元件并联,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制流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流动方向,使得在交流电源的正负半周期,电流流过不同的极性电容器。
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所述的负载驱动器以及至少一个LED灯作为该负载驱动器的至少一个负载。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所述附图连同下面的详细说明一起包含在本说明书中并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描述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而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附图中的部件不是成比例绘制的,而只是为了示出本发明的原理。为了便于示出和描述本发明的一些部分,附图中对应部分可能被放大,即,使其相对于在依据本发明实际制造的示例性装置中的其它部件变得更大。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驱动器100的电路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负载驱动器200的电路图;
图3示出了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驱动器应用于负载照明电路时的应用例子;
图4示出了将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驱动器应用于负载照明电路时的另一应用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并且这些决定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本发明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发明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另外,在本申请中,所谓的“连接”(包括“并联”、“串联”或者其它类似术语)包括直接的连接和间接的连接,即所连接的元件、电路或者模块之间可能有或者没有其他的元件、电路或者模块。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负载驱动器100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该负载驱动器100包括限压电路,所述限压电路包括反向串联的第一极性电容器C1和第二极性电容器C2。极性电容器可以采用铝电解电容器或钽电解电容器,或者其它极性电容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发明在此不受限制。
如图1所示,第一极性电容器C1和第二极性电容器C2各自并联有一个制流元件。在图1的例子中,将该制流元件示为二极管D1和D2,然而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稍后会示出采用二极管之外的其他制流元件的例子。
通过图1所示的负载驱动器100的电路结构,在交流电源的正半周期,电流会流过电容器C1、二极管D2,在交流电源的负半周期,电流会流过电容器C2、二极管D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欧司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制面包机
- 下一篇:服务器、无线通讯模块的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