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7235.0 | 申请日: | 201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向阳;黄杰阳;王旭;罗龙波;庞雨微;高杰;姚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F8/12 | 分类号: | D01F8/12;D01F8/16;D01F11/08;D01D5/1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唐丽蓉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族 聚酰胺 聚酰亚胺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含有芳香族聚酰胺和芳香族聚酰亚胺,其拉伸强度为4.5-5.0GPa,拉伸模量为142-160 GPa,且在紫外灯照射100小时后其拉伸强度的保持率>9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含有的芳香族聚酰胺是由对苯二甲酰氯、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按摩尔比100∶40~100∶60~0合成的,且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摩尔数的总和与对苯二甲酰氯的摩尔数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纤维含有的芳香族聚酰亚胺是由芳香族二酐、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按摩尔比100∶20~80∶80~20合成的,且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摩尔数的总和与芳香族二酐的摩尔数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芳香族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联苯二酐中的至少一种。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先现有技术分别合成芳香族聚酰胺聚合物原液和芳香族聚酰胺酸聚合物原液,然后按这两种原液中所含聚合物的重量比90~20:10~80进行共混,共混均匀的原液按常规的湿法纺丝或干湿纺丝工序,经过滤、脱泡、纺丝、凝固、洗涤、干燥得到共混聚酰胺/聚酰胺酸原丝,该原丝再经连续在线热酰亚胺化和热拉伸处理后即制得该共混纤维,其中凝固浴由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乙酰胺和水构成,其重量比为60~30:40~70,热拉伸/热酰亚胺化的温度为350~5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用的芳香族聚酰胺聚合物原液是由对苯二甲酰氯、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按摩尔比100∶40~100∶60~0合成的,其固含量为3~5wt%,且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摩尔数的总和与对苯二甲酰氯的摩尔数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用的芳香族聚酰胺酸聚合物原液是由芳香族二酐、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按摩尔比100∶20~80∶80~20合成的,其固含量为8~15wt%,且5(6)-胺基-2-(4-胺基苯基)苯并咪唑和对苯二胺摩尔数的总和与芳香族二酐的摩尔数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用的芳香族二酐为均苯四甲酸二酐和联苯二酐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用溶剂由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乙酰胺和氯化锂组成,其中氯化锂的含量为3~5wt%。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芳香族聚酰胺/芳香族聚酰亚胺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芳香族聚酰胺聚合物原液和芳香族聚酰胺酸聚合物原液按其中所含聚合物的重量比70~50:30~50进行共混;热拉伸/热酰亚胺化的温度为380~4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72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铺纬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原位合成铁基表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