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进气相位连续可变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6637.9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0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王海洋;谢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L1/344 | 分类号: | F01L1/344;F01L9/02;F01L1/053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谭小容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双顶置 凸轮轴 发动机 相位 连续 可变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配气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进气相位连续可变机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同时该技术也逐渐地应用在摩托车发动机上。但是应用该技术的仅有极少数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如铃木的GSF400 V等。
对于一些以双顶置凸轮轴的结构形式为基础的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该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原因是中小排量的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的尺寸较小,在使用该技术时,如何在原机改动不大的情况下,合理地布置VVT控制器及其相应油道,便成为难点。因此,针对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需要合理地设计一种进气相位连续可变机构,以扩大VVT控制器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进气相位连续可变机构,该机构可连续改变进气凸轮的相位角,其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制造成本低,能有效提高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在整个转速和负荷工况范围内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特性。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进气相位连续可变机构,包括气缸头、支承在气缸头内的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关键在于:在所述进气凸轮轴的上端安装有VVT控制器,在气缸头的外侧开有机油控制阀固定座,在机油控制阀固定座上安装有机油控制阀,所述VVT控制器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并与壳体等宽的叶轮,壳体、设置在壳体上侧的法兰盘和设置在壳体下侧的链轮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在所述壳体的内环面上均布有突块,在所述叶轮的圆柱形轮毂上均布有叶片,所述叶片和突块交叉设置,叶片顶面与壳体的内环面滑合,突块的顶面与叶轮的轮毂圆柱面滑合,从而在各叶片的两侧形成密封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第一油腔通过第一油道系统与机油控制阀固定座上的第一阀孔相通,第二油腔通过第二油道系统与机油控制阀固定座上的第二阀孔相通。
本发明在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的进气凸轮轴一端安装VVT控制器,叶轮和进气凸轮轴同步运动,壳体、法兰盘和链轮同步运动,VVT控制器通过控制叶片两侧的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油压差,能使叶轮带动进气凸轮轴相对于壳体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从而调整进气凸轮的相位角,其转动的方向由机油控制阀控制。
需要提前进气相位角时,调整机油控制阀的工作位置,使机油由第一油道系统进入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的机油通过第二油道系统回油卸压,第一油腔油压高于第二油腔,压力油推动叶轮顺时针转动,叶轮带动进气凸轮轴相对于壳体顺时针转动,实现进气凸轮提前转动,转动的角度由机油控制阀进行调节;当需要滞后进气相位角时,调整机油控制阀的工作位置,使机油由第二油道系统进入第二油腔,第一油腔的机油通过第一油道系统回油卸压,第二油腔的油压高于第一油腔,压力油推动叶轮逆时针转动,叶轮带动进气凸轮轴相对于壳体逆时针转动,实现进气凸轮滞后转动。如上所述,通过叶轮相对壳体的提前或滞后转动,从而实现连续改变配气正时相位角的功能,当需要进气相位角不变时,调整机油控制阀的工作位置,使第一油道系统和第二油道系统都处于截止状态,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的油压平衡,叶轮和壳体同步转动,配气相位角维持不变。因而,本发明能提高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在整个运行工况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且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对原机的改动小,适合在以双顶置凸轮轴的结构形式为基础的摩托车发动机上广泛应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在其中一个所述叶片上设置有轴向通孔,在所述链轮上设置有与轴向通孔对应的连接孔,在轴向通孔内装有锁销,在锁销的中后部设有压簧安装孔,该压簧安装孔内装有压簧,压簧的另一端与法兰盘相抵,所述锁销在压簧的作用下能够插入连接孔内,所述锁销靠近链轮的一端为小直径的锁止段,该锁止段与轴向通孔之间形成环形油腔,该环形油腔通过设置在链轮上的油槽与所述锁销邻近的第一油腔贯通。摩托车双顶置凸轮轴发动机停止工作时,压簧推动锁销插入连接孔内,限制叶轮与壳体的相对转动,防止发动机启动时叶轮与壳体凸块撞击而产生噪声。当需要改变进气相位角时,通过机油控制阀的控制,增大第一油腔的油压,使第一油腔的油经过链轮中的油槽流入环形油腔,迫使锁销退出连接孔,锁销与连接孔分离。
所述叶轮中心设有防转卡槽,叶轮通过防转卡槽和内六角螺栓固定在进气凸轮轴上,连接方便,并能确保连接的牢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66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