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5686.0 | 申请日: | 2012-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适用于具有一手持式电子装置与一电脑装置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当正在与一远端装置进行一通话功能的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靠近该电脑装置时,由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一近场通信技术将一联络人信息传送给该电脑装置;
通过该电脑装置自动搜寻在一桌面程序中的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以及
通过该电脑装置以该联络人信息为基础,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通过一应用程序及一互联网传送给该远端装置的使用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应用程序包括一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以该联络人信息为基础,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通过该应用程序及该互联网进行传送的步骤包括:
通过该电脑装置利用该联络人信息的一电子邮件地址自动在该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中建立一新邮件;以及
自动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加入该新邮件的附加文件中,并通过该互联网传送该新邮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应用程序包括一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以该联络人信息为基础,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通过该应用程序及该互联网进行传送的步骤包括:
通过该电脑装置利用该联络人信息在该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一通信录名单中自动选取对应的一联络人视窗;以及
利用该联络人视窗中的文件传输功能传送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电脑装置自动搜寻在该桌面程序中的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的步骤包括:
通过该电脑装置在该桌面程序中自动搜寻显示于最上层的该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电脑装置在该桌面程序中自动搜寻显示于最上层的该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的步骤包括:
取得显示于最上层的该执行中视窗的一处理程序识别码;
依据该处理程序识别码取得该执行中视窗的一文件名称,并依据该文件名称判断该执行中视窗所属的应用程序种类并且载入相对应的应用程序接口;以及
依据相对应的应用程序接口取得该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的来源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该电脑装置自动搜寻在该桌面程序中的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的步骤的后还包括:
弹跳一选单于该桌面程序中,其中该选单显示所有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名称,藉以让一使用者选取欲传送的文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该电脑装置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传送给该远端装置的使用者的前还包括:
检测该电脑装置的网络连线能力;
若该电脑装置无法连线至该互联网,由该电脑装置通过该近场通信技术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传送给该手持式电子装置;以及
由该手持式电子装置通过一行动通信网络将所接收的文件传送给该远端装置的使用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行动通信网络为使用第三代无线通信协议的行动通信网络。
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手持式电子装置,具有一第一近场通信模块及一情报检索模块;以及
一电脑装置,具有一第二近场通信模块及一文件处理模块,
其中,当该手持式电子装置正在与一远端装置进行一通话功能并且靠近该电脑装置时,该手持式电子装置的情报检索模块将一联络人信息通过第一近场通信模块传送给该电脑装置,
该电脑装置的该文件处理模块自动搜寻在一桌面程序中的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并以该第二近场通信模块所接收的该联络人信息为基础,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通过一应用程序及一互联网传送给该远端装置的使用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应用程序包括一电子邮件应用程序:
该文件处理模块利用该联络人信息的一电子邮件地址自动在该电子邮件应用程序中建立一新邮件,并且自动将该至少一执行中视窗所对应的文件加入该新邮件的附加文件中,再通过该互联网传送该新邮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56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