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迫内外转移式长丝复合环锭纺纱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4057.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7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夏治刚;徐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38 | 分类号: | D02G3/38;D02G3/04;D01H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外 转移 长丝 复合 纺纱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实现复合纺纱过程中长丝和短纤充分内外转移的受迫内外转移式长丝复合环锭纺纱方法,属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随着纺织材料的科技进步以及人们对服装面料风格款式的需求愈来愈高,对纺纱技术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各种纺纱方法层出不穷,如赛络菲尔纺、赛络纺、紧密纺、缆型纺、包芯纺、嵌入纺等等,这些新型纺纱方法极大地丰富了纺纱加工手段,显著提高成线品质。其中赛络菲尔纺、嵌入纺、包芯纺等纺纱方法涉及到短纤维和长丝,属于环锭长丝复合纺纱范畴。赛络菲尔纺是将一根长丝与一根粗纱须条以一定隔距喂入,实现长丝与短纤维须条之间相互包缠成纱;包芯纱是将一根长丝从一根或两根粗纱须条中间喂入,实现短纤维为鞘长丝为芯的纱复合线结构;嵌入纺是将两根长丝以一定间距喂入前罗拉,将两根须条分别以一定间距左右对称地喂入前罗拉,形成一侧的长丝与该侧短纤维须条先预包缠,然后再与另一侧预包缠后的复合纱线须条进行汇合加捻,形成结构更加复杂的复合纱线。但是,上述复合纺纱方法要求长丝与短纤维须条的位置相对固定不变,所得到的复合纱线结构中长丝相对于短纤维的位置相对固定,长丝没能最大限度地在复合纱体中进行内外转移,长丝与纤维在纱体中不能实现自然均匀地混合和抱合。因此,现有上述复合纺纱方法所生产的复合纱线都存在长丝与短纤维之间抱合力不够,在后续加工中容易出现长丝与短纤维之间相对滑动,不但织造效率低,而且布面质量和织物耐磨性差。
为解决复合纺纱中长丝与短纤维之间抱合力度较差的问题,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0523340C,公开日2009年8月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长丝复合细纱、其制造方法、使用它的坯布·织物及复合纺纱用的开纤装置”,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进行长短复合细纱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将合成纤维复丝电气开纤,使得长丝复丝进入前罗拉钳口与短纤维须条进行复合纺纱加捻时,长丝复丝中各单丝开纤成为散列的长丝带须状,能够大大增加各单丝在复合纱线截面的分布,提高长丝与短纤维之间的抱合力。但是,该方法采用电气开纤,成本高,且在生产中存在“静电火花”起火的隐患,不具备工厂实际应用推广性。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长丝复合纺纱方法所生产的复合纱线中存在长丝与短纤维之间抱合力不够,容易在后续生产中产生相对滑动而造成织造效率低、布面质量差等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环锭细纱机上实现复合纺纱过程中长丝和短纤维充分内外转移,加强长丝与短纤维之间抱合力的受迫内外转移式长丝复合环锭纺纱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受迫内外转移式长丝复合环锭纺纱方法,根据在环锭细纱机的每一个牵伸机构上,从粗纱筒管退绕下来的两根短纤维粗纱S1、S2,分别经第一导纱喇叭、第二导纱喇叭,喂入由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下皮圈、中上皮圈、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牵伸区进行牵伸,由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输出,从长丝卷装上经过张力控制器退绕下来的长丝F,通过固定式导丝装置、受迫运动式导丝装置,喂入到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长丝F由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输出后与经牵伸系统输出的两短纤维纱条进行汇合加捻,加捻形成的复合纱线经导纱钩、纲领、钢丝圈,最后卷绕到纱管上的规律,采用在环锭细纱机车头内设置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后罗拉通过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和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前罗拉通过传动齿轮与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连接,在第一导纱喇叭、第二导纱喇叭上分别安装设置第一横动杆、第二横动杆,第一横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纱喇叭上,第一横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锭细纱机车头的第一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上,第二横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导纱喇叭上,第二横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环锭细纱机车头的第二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上,受迫式导丝装置由主体杆和一个以上的导丝器及一个以上的精确喂丝器组成,导丝器固定套装在主体杆上,精确喂丝器固定套装在主体杆上,精确喂丝器位于导丝器一侧,精确喂丝器上开有喂丝槽,喂丝槽的进丝口位于导丝器上方,喂丝槽的出丝口和前罗拉、前皮辊组成的前钳口对应,喂丝槽的中心线和导丝器上导丝槽的中心线重合,受迫式导丝装置上的主体杆一端连接在环锭细纱机车头的第三蜗轮蜗杆传动装置上,受迫式导丝装置位于前罗拉一侧。
第一导纱喇叭、第二导纱喇叭作往复运动,运动方向相反,运动频率相同。
受迫式导丝装置往复运动频率是第一导纱喇叭、第二导纱喇叭往复运动频率的3-19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40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