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帧丢失检测方法、装置及维护实体组端点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62728.5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4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栗若木;曲鹏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丢失 检测 方法 装置 维护 实体 端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网损耗检测功能(ETH-LM:Ethernet Loss Measurement),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帧丢失检测方法、装置及维护实体组端点(MEP:Maintenance entity group End Point)。
背景技术
在需要进行帧交换的网络中,因业务需要,设备之间需要进行通信,需要发送维持业务的相关数据帧。这就涉及到,要维持业务的正常运行,需要链路之间能拥有良好的性能,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帧丢失率,维持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
帧丢失率是衡量网络链路质量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可以理解为: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在特定的设备之间以及给定的数据链路之间,接收端所收到的数据帧的总数与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的总数的差值,同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总数的比值。要计算帧丢失率,需要检测出发送端发送的数据帧总数与接收端收到的数据帧总数。
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门批准的ITU-T Y.1731建议书中,公开了以下内容:
ETH-LM用于收集计数器的数值,应用于入口和出口处的服务帧。计数器在一对MEP之间保持着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帧的计数。
ETH-LM是通过向其对等MEP发送带有ETH-LM信息的帧,并类似地从对等MEP接收带有ETH-LM信息的帧实现的。每个MEP都进行近端和远端帧丢失的检测。对于一个MEP,近端的帧丢失是指与入口数据帧相关联的帧丢失,而远端的帧丢失是指与出口数据帧相关联的帧丢失。
在一个要进行丢失检测的点到点的维护实体(ME:Maintenance entity)中,MEP将为每个对等MEP和要监测的每个优先级等级保持如下两个本地的计数器:
·TxFCl:用于发往对等MEP的未超标数据帧的计数器。
·RxFCl:用于从对等MEP接收的未超标数据帧的计数器。
ETH-LM可以以两种方式进行:双端ETH-LM和单端ETH-LM。
双端ETH-LM
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点到点的ME中,每个MEP向它对等的MEP周期地发送带有ETH-LM信息的双端的帧,以便于对等MEP处的帧丢失检测。每个MEP都终结带有ETH-LM信息的双端的帧,并进行近端和远端的丢失检测。
当配置成主动的丢失检测时,MEP周期性地发送带有如下信息单元的联通校验信息(CCM:Continuity Check Message)帧:
TxFCf:在CCM帧传输时本地计数器TxFCl的数值。
RxFCb:在从对等MEP接收到最后一个CCM帧时本地计数器RxFCl的数值。
TxFCb:在从对等MEP接收到的最后一个CCM帧中的TxFCf的数值。
CCM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的发送有一个周期值,该周期值等于发送端MEP按性能监测应用配置的CCM传输周期。
MEP在接收到一个CCM帧时,将使用如下数值来进行近端和远端丢失的检测:
所接收CCM帧的TxFCf、RxFCb、TxFCb的数值和该CCM帧接收时本地计数器RxFCl的数值。这些数值被表示为TxFCf[tc]、RxFCb[tc]、TxFCb[tc]和RxFCl[tc],这里tc是当前那个帧的接收时间。
前一个CCM帧的TxFCf、RxFCb、TxFCb的数值和这前一个CCM帧接收时本地计数器RxFCl的数值。这些数值被表示为TxFCf[tp]、RxFCb[tp]、TxFCb[tp]和RxFCl[tp],这里tp是前一个帧的接收时间。
相应计算公式为:
FrameLostfar-end=|TxFCb[tc]-TxFCb[tp]|-|RxFCb[tc]-RxFCb[tp]|
FrameLostnear-end=|TxFCf[tc]-TxFCf[tp]|-|RxFCl[tc]-RxFCl[t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27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