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氧化物包膜的冷阴极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1169.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新;顾竞涛;师丽丽;孙志彪;李依群;谢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特华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C09K11/02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6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氧化物 包膜 阴极 蓝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氧化物包膜的冷阴极蓝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平板显示技术的进步,阴极射线管(CRT:Cathode Ray Tube)逐渐被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所取代。由于LCD本身不发光,因而需要辅以背光源才能实现显示。目前LCD的背光源主要有CCFL(冷阴极荧光灯)、EEFL(外部电极荧光灯)、LED(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和FFL(平面光源)五种。比较而言,EEFL要求电压高;LED成本大且散热性差;OLED和FFL技术尚未成熟;CCFL以其技术成熟、直径小、成本低、光效高、寿命长和性能稳定等长处而在LCD上得到普遍应用,并且迄今为止尚无其它背光源与其媲美。
目前,液晶背光源主要以冷阴极荧光灯(CCFL)为主,而荧光粉系其重要的材料之一并且荧光粉的优劣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冷阴极荧光粉是由红粉(Y2O3∶Eu)、绿粉(LaPo4∶Ce,Tb)和蓝粉(BaMgAl10O17∶Eu2+)这三基色荧光粉混合而成的,属于场致或光致荧光粉范畴。周知,场致或光致荧光粉会因吸收空气中的潮气而发生复杂的光或电化学反应,造成发光强度迅速衰减,使用寿命降低,而在荧光粉表面包裹氧化膜层(也称涂层)可以有效地防止受周围环境特别是温度的影响,藉以延长荧光粉的使用寿命。
荧光粉不仅需要有高的发光效率,还需要有适宜的颗粒形貌(具有球形且无团聚的颗粒形貌),颗粒小和较窄的粒径分布。如前述,对CCFL荧光粉颗粒表面进行包覆,能有效地改善荧光粉的性能、提高稳定性和改善表面导电性以及减少颗粒团聚等。已有技术对荧光粉颗粒包覆的方法包括固相法、化学气相沉淀法(CVD)、液相包覆法、Pechini溶胶凝胶法和多羟基化合物法等。按照成分不同,包覆层可以为无机材料和有机高分子材料,例如:SiO2、MgO、La2PO4、含有Si、Ti、Zr、Al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调节剂、硼酸盐或复合硼酸盐、硅酸铝以及MgF2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CCFL荧光粉的颗粒形貌,但是由于包膜技术尚未成熟以及选择的包膜材料尚处于探索阶段,因而在CCFL蓝色荧光粉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膜层的效果不明显,对蓝色荧光粉的性能改善效果同样并不明显,具体表现为CCFL冷阴灯光衰大和热稳定性差,从而影响发光强度和使用寿命。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探索并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在荧光粉颗粒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覆层而藉以提高荧光粉颗粒的均匀性以保障在使用过程中体现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抗185nm辐射老化能力的复合氧化物包膜的冷阴极蓝色荧光粉。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氧化物包膜的冷阴极蓝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保障复合氧化物包膜的冷阴极蓝色荧光粉的所述效果的全面体现。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复合氧化物包膜的冷阴极蓝色荧光粉,由内核和位于内核外的壳层构成,所述的内核为冷阴极蓝色荧光粉,特点是:所述的壳层由第一覆膜层和第二覆膜层构成,第一覆膜层结合于所述的内核的表面,而第二覆膜层结合于第一覆膜层的表面,其中:所述的第一覆膜层为Y2O3,而所述的第二覆膜层为La2O3。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冷阴极蓝色荧光粉为BaMgAl10O17∶Eu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特华照明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特华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芯电感线圈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选矿用高耐磨滤袋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