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1099.4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0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华安 |
主分类号: | H04N21/236 | 分类号: | H04N21/236;H04N21/242;H04N21/258;H04N21/26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君铁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潘建玲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 系统 视频 同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电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云电视是一种虚拟家庭电视,让用户在具有云客户端、具有网络的任何地方,都能像看家里的电视一样,像家庭电视一样调控。例如,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虚拟为北京的家庭用户,收看北京所有能够看到的电视台。用户也可以虚拟一个美国加州的家庭电视用户,收看所有加州人能够看到的电视台。
用户在客户端上,可以看到虚拟家庭电视的各个电视台,可以选择某个电视台进行播放。但用户不能通过电视台的名称而直到此电视台现在正在播放什么节目,这个节目是否感兴趣。因此,用户只能盲目的选择某个台,看到播放内容之后才能直到是否需要继续调台。这种选台方式具有盲目性,而且效率低。
另外,有些人群对于看电视台名称很不方便。例如视力不佳的老人,不认识字的儿童等。仅在播放终端上显示电视台名称对其选台没有任何指导作用。
因此,需要一种更为智能、更为方便、快捷的选台的指导方法,能够达到可视化选台或者语音选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包含:
步骤211:在视频流头文件中加入ID号,电视台名称、格式类别、适应的终端类别;
步骤212:在视频流中加入时间戳;
步骤213:将该ID号、该时间戳、电视台名称、格式类别、适应的终端类别写入消息服务器;
步骤2141:将步骤212所产生的视频流分为两路,一路待播出,另一路待同步;
步骤2142:在待同步的视频流中,每相隔一段时间,抽取一帧图像,保存到消息服务器,覆盖前一帧图像;
步骤2143:在消息服务器中,用被抽取图像的时间戳覆盖前一帧图像的时间戳;
步骤2144:获取当前所有ID号的图像。
如上的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其中,该一段时间为5分钟。
如上的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其中,该一段时间为10分钟。
如上的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其中,该步骤2144的方法为:当需要预览各电视台时,云端控制装置发出预览请求,该预览请求中包含:请求时间、终端ID号;
云管理器接收该预览请求,验证该终端ID号是否有收看权限,若否,则返回云端控制装置一个无权限的提醒;如是,则转发此预览请求和该终端ID号的收看列表给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推送给云电视客户端所有该终端ID号有权限的电视台的当前图像。
如上的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其中,还包含如下步骤:
语音识别装置采集语音指令;
语音识别获得电视台名称;
该电视台名称发送至云服务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让客户端所显示的电视台的图像和当前该电视台播放的进度基本一致,达到可视化选台或语音选台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云电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中终端播放的方法。
图4为本发明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中的同步方法。
图5为本发明云电视系统中视频流同步方法中的权限登记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图1表示了云电视系统的结构图。
云电视系统包括:
1至N个解码器1,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1至N个云服务器2,对应连接该1至N个解码器1。实际应用中,云服务器2会是几百个或者几千个,分布在不同的地方,将海量的视频资源放在云端。
1至M个云电视终端3,与一至多个云服务器2网络连接;M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该网络连接包括:万维网、3G网络等;云电视终端3与云服务器2之间通过socket实时传播协议进行数据交互。实际应用中,云电视终端3可以为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个终端用户,数量不限。
每个云电视终端3具有一个云端控制装置4,可以为智能手机,如IPHONE或者Android手机,也可以为网络电视的遥控器或PC机的输入输出设备。云端控制装置4网络连接该云服务器2。
云端控制装置4与云电视终端3之间通过Socket双工协议进行通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华安,未经袁华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10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