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0856.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郭南初;杜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5F1/16 | 分类号: | E05F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张一鸣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开窗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
背景技术
自动开窗的专利数量较多,但大多是利用单片机和马达来控制窗户的,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成本高,自动开窗装置(申请(专利)号:201010550930.6)主要是利用继电器、智能开关、电源装置等电子设备控制窗户的开启,火灾自动开窗器(申请(专利)号:200620081472.5)主要是通过一光敏电阻电机工作,从而带动窗户的开启。以上对交流电的依赖较大;开启设备复杂,成本高,也不易维护;装置所占空间较大,不利于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有效的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结构紧凑安装时占用更少的空间;而且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左窗、右窗、动力单元和自动开窗机构,所述左窗和右窗在窗框内平移开启,左窗和右窗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窗框内安装有动力单元。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单元包括拉簧、定滑轮、拉绳和行程开关,所述拉簧一端固定于窗框的下框边的一端,拉簧另一端与拉绳一端连接,所述窗框的下框边的另一端安装有定滑轮,拉绳另一端经过定滑轮后连接到左窗,所述窗框的下框边固定拉簧的位置还安装有行程开关。
优选的是,所述自动开窗机构包括支架、电磁铁、拨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导杆、卡位销钉、导向槽、第一连架杆、第二连架杆、副拉簧和主拉簧,所述支架的下部设有带推杆的电磁铁,电磁铁上方的支架上设有弧形导向槽,导向槽两侧的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架杆和第二连架杆,第一连架杆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杆的一端,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连接点位于导向槽内运动;第二连架杆上活动连接到拨叉的中间,拨叉下端与副拉簧的一端和主拉簧的一端连接,副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连接点,主拉簧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架杆;拨叉上端设有开口槽,拨叉上端通过开口槽卡于导杆中间的卡位销钉上,导杆通穿在支架上部的过孔;第二连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与拨叉,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架杆和拨叉下端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其设计结构简单实用;有效的减少对外部电源的依赖;结构紧凑安装时占用更少的空间;而且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的自动开窗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自动开窗机构装置,该自动开窗机构装置包括窗框1、左窗2、右窗3、动力单元4和自动开窗机构5,所述左窗2和右窗3在窗框1内平移开启,左窗2和右窗3连接处安装自动开窗机构5,窗框1内安装有动力单元4。
所述动力单元4包括拉簧41、定滑轮42、拉绳43和行程开关44,所述拉簧41一端固定于窗框1的下框边的一端,拉簧41另一端与拉绳43一端连接,所述窗框1的下框边的另一端安装有定滑轮42,拉绳43另一端经过定滑轮42后连接到左窗2,所述窗框1的下框边固定拉簧41的位置还安装有行程开关44。
所述自动开窗机构5包括支架50、电磁铁51、拨叉52、第一连杆531、第二连杆532、导杆54、卡位销钉55、导向槽56、第一连架杆571、第二连架杆572、副拉簧58和主拉簧59,所述支架50的下部设有带推杆的电磁铁51,电磁铁51上方的支架50上设有弧形导向槽56,导向槽56两侧的支架50上分别设有第一连架杆571和第二连架杆572,第一连架杆571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杆531的一端,第一连杆53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532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连接点位于导向槽56内运动;第二连架杆572上活动连接于拨叉52的中间,拨叉52下端与副拉簧58的一端和主拉簧59的一端连接,副拉簧58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杆531和第二连杆532的连接点,主拉簧59的另一端连接到第一连架杆571;拨叉52上端设有开口槽521,拨叉52上端通过开口槽521卡于导杆中间的卡位销钉55上,导杆54通穿在支架50上部的过孔501;第二连杆532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拨叉52,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架杆573和拨叉52下端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608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头旋转装置及灯头可旋转的灯具
- 下一篇:一种沥青基碳纤维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