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主成份分析的压缩感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979.8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华;陈茜;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 |
代理公司: | 陕西电子工业专利中心 61205 | 代理人: | 王品华;朱红星 |
地址: | 71007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成份 分析 压缩 感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训练采样矩阵,可用于对自然图像进行采样和重构。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追求不只停留在量上,更对信号获取的速度有所要求,即怎样又快又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信息,而又能尽量地避免那些冗余信息的获取和处理。压缩感知理论是新兴的一种信号采样策略,它将信号的采样过程与压缩过程成功的融为了一体。该理论的前提就是在已知信号具有稀疏性或可压缩性的条件下,对数据进行采集、编解码。其核心主要是降低对信号的测量成本,在这个过程中会利用信号的特点,以便用更小的测量次数恢复这个信号;同时,在这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数学理论,涉及到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以及模型优化等领域的知识。压缩感知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稀疏表示,观测矩阵的设计,以及重建优化算法。压缩感知理论开创了一个更经济有效的模拟信号数字化的途径。对于任意信号来说,只要能够找到与其稀疏表示相对应的一个稀疏表示空间,就可以应用压缩感知的理论进行采样与重构。
对于一个二维图像信号来说,由于其自身的高维度,使得压缩感知理论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维数灾难”的问题。感知矩阵的存贮与计算将耗费大量的资源,这将对构造图像信号的实时采样系统带来极大的困难。另一方面,图像的重构过程也同样的面临极高的运算复杂度。因此,图像分块采样的方法在压缩感知领域被广泛的使用。在现有的理论中,由于构造简单,且满足有限等距条件,随机观测矩阵被广泛的使用。事实证明,针对于一个未知的信号,随机观测矩阵具有很好的采样效果,能够尽可能的采得信号的大部分信息。
但是实际上,信号采样所针对的并非是一些未知的信号,而是具有某些共性的一小部分信号,即自然图像块。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随机观测的方法,必然会造成一些采样资源的浪费,并且并不能很好的把握信号的特征,会丢失大量的信息。
此外,在信号重构的过程中,信号小波系数的零范数最小先验被广泛的使用。而实际上,小波变换具有弱稀疏性,也就是说信号x在小波基Ψ下的稀疏表示α的l0范数并不是很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α的l0范数是一个很大的值,因为小波变换具有“高尖峰,长拖尾”的性质,所以α中虽然有很多比较小的系数,但真正为零的系数并不是很多。因此,使用零范数最小先验重构的稀疏系数通常带有很高的误差,许多小系数的丢弃会使图像的一些细节丢失,大大的影响图像的重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主成份分析的压缩感知方法,以避免造成采样资源的浪费和图像的细节的丢失,更好的把握信号的特征,提高图像的重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1)从灰度自然图像库中取z幅常见的灰度自然图像,15≤z≤25,对取出的每幅图像延横竖两个方向每隔3个像素取一个32×32大小的子块,组成训练样本集x1,x2,...,xm,其中m是训练样本的个数,对训练样本集x1,x2,...,xm使用主成份分析的方法训练出满秩的观测矩阵Φ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9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