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用投光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819.3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93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小向牧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雒运朴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用投光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设置在内窥镜的前端部,向被检体照射照明光的内窥镜用投光单元。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使用了内窥镜的被检体内的诊断及治疗广为进行。内窥镜具备插入到被检体内的插入部,从设置在该插入部的前端部的照明窗朝向被检体照射照明光。并且,通过设置在插入部的前端部的CCD等摄像元件对由照明光照明了的被检体进行摄像,并基于通过该摄像而得到的摄像信号,在监视器上显示内窥镜图像。
被检体内的照明大多使用氙气灯(キセノンランプ)或卤素灯(ハロゲンランプ)等的白色光,但氙气灯等存在比较大型,并且消耗电力也大的问题。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蓝色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蓝色光和利用该蓝色光激发荧光体而发出的荧光的合波,来生成白色光。这样,使用蓝色LED及荧光体来生成白色光,由此相对于氙气灯等,能够实现小型化和省电力化。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1685号公报
如专利文献1所示,当生成白色光之际使蓝色光向荧光体入射时,一部分的蓝色光由荧光体吸收而发出荧光,另一方面,剩余的蓝色光直接直线前进地透过。因此,在从荧光体射出的荧光和蓝色光中,发散角(広がり角)分别不同。从而,因这样的发散角的不同,而在被检体上蓝色光与荧光重合的混色区域成为白色,但是在形成这些光不重合的非混色区域的情况下,该非混色区域成为白色以外的颜色。即,在被检体上产生色相不均匀(色むら)。在产生这样的色相不均匀的状态下取得的内窥镜图像中,无法进行正确的诊断。
作为防止色相不均匀的产生的方法之一,考虑有在荧光体中混入使直线前进地射出的蓝色光散射的填充物的方法。通过该填充物的混入,蓝色光的发散角扩大,因此能够减少色相不均匀,并且将其大致消除。然而,由于填充物使蓝色光向四面八方散射,因此,因其混入率的不同,存在仅在荧光体内散射而未到达被检体的蓝色光变多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填充物的混入使蓝色光的利用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利用蓝色光激发荧光体而产生白色光时,能够防止色相不均匀的产生,且能够提高蓝色光的利用效率的内窥镜用投光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投光单元,其设置在内窥镜的前端部,朝向被检体照射照明光,所述内窥镜用投光单元的特征在于,具备:波长转换机构,其具有对规定波长的第一照明光中的一部分进行波长转换而生成第二照明光的波长转换部、以及使未被所述波长转换部进行波长转换的第一照明光散射而扩大其发散角的散射构件;发散角扩大机构,其将在所述波长转换机构中射出的第一照明光的发散角进一步扩大,并将该发散角被进一步扩大后的第一照明光与第二照明光的合波光作为所述照明光向所述被检体照射。
优选发散角扩大机构使第一照明光的发散角与第二照明光的发散角一致。优选发散角扩大机构为凹透镜。
优选第一照明光为规定波长的第一蓝色窄波段光,第二照明光为通过波长转换部将第一蓝色窄波段光进行波长转换而得到的绿色~红色的荧光,且凹透镜使第一蓝色窄波段光的发散角与荧光的发散角一致。优选第一蓝色窄波段光的中心波长为445nm。
优选第一照明光为彼此中心波长不同的第一及第二蓝色窄波段光,第二照明光为通过波长转换部将第一及第二蓝色窄波段光进行波长转换而得到的绿色~红色的荧光,且凹透镜使第一及第二蓝色窄波段光的发散角与荧光的发散角一致。优选第一蓝色窄波段光的中心波长为445nm,第二蓝色窄波段光的中心波长为405nm。
优选波长转换机构为荧光体。优选散射构件为填充物。优选第一照明光为蓝色激光。另外,在填充物的混入率为5%的情况下,优选凹透镜的曲率为0.3~0.6,在填充物的混入率为7%的情况下,优选凹透镜的曲率为0.1~0.4。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通过波长转换机构对规定波长的第一照明光中的一部分进行波长转换而生成第二照明光时,未被波长转换机构进行波长转换的第一照明光的发散角通过波长转换机构内的散射构件而变大,并通过从波长转换机构射出后入射的发散角扩大机构而进一步变大。由此,能够使第一照明光的发散角与第二照明光的发散角一致,因此能够防止色相不均匀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