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擦条压贴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688.9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泉;乔得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关文魁 |
地址: | 241006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擦条压贴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贴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防擦条压贴工具。
背景技术
防擦条是安装在汽车门外部起防擦作用的一种配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美观度,目前,防擦条的装配一般是仅依靠手工简单的对防擦条施以压力,使防擦条粘贴在车门上。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手工施压一般仅依靠操作人员经验决定操作效果,手工施压的压力没有具体衡量标准,很容易造成压力不够,不能准确地将防擦条压紧,导致防擦条开裂、脱落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也影响了汽车车门的整体美观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专用的防擦条压贴工具,而导致的防擦条裂开、脱落等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擦条压贴工具。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擦条压贴工具,包括支架组件、至少一压轮、按压杆及自锁压紧装置,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至少一压轮通过连接组件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按压杆的中部支撑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按压杆与所述支撑杆形成杠杆结构,所述按压杆包括连接端和按压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自锁压紧装置相连,非工作状态,所述自锁压紧装置锁定所述至少一压轮,所述至少一压轮保持静止,工作状态,通过按压所述按压端使得所述自锁压紧装置解除对所述至少一压轮的锁定,所述至少一压轮可自由滚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自锁压紧装置和至少一压轮结构,能够为操作人员施加的压力是否足够提供具体的衡量标准,从而对防擦条施加足够的压力,使其粘合在车门上,有效的避免了防擦条开裂、脱落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保证了汽车车门的整体美观度,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防擦条压贴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所述的防擦条压贴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自锁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支架组件,11支架本体,12支撑杆,
2至少一压轮,21第一压轮,22第二压轮,
3按压杆,31连接端,32按压端,
4自锁压紧装置,
41联动部,411凹槽,412台阶柱,
42压缩部,
43锁定部,431通孔,
5连接组件,51转轴,52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擦条压贴工具,包括支架组件1、至少一压轮2、按压杆3及自锁压紧装置4,所述支架组件1包括支架本体11和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固定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所述至少一压轮2通过连接组件5安装在所述支架本体11上,所述按压杆3的中部支撑在所述支撑杆12上,所述按压杆3与所述支撑杆12形成杠杆结构,所述按压杆3包括连接端31和按压端32,所述连接端31与所述自锁压紧装置4相连,非工作状态,所述自锁压紧装置4锁定所述至少一压轮2,所述至少一压轮2保持静止,工作状态,通过按压所述按压端32使得所述自锁压紧装置4解除对所述至少一压轮2的锁定,所述至少一压轮2可自由滚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按压杆3中部通过销轴支撑在所述支撑杆12上,并形成杠杆结构,按压杆3的连接端31与自锁压紧装置4相连,通过按压按压杆3的按压端32,使连接端31做升降运动,进而带动自锁压紧装置4做升降运动。
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自锁压紧装置4和至少一压轮2结构,能够为操作人员施加的压力是否足够提供具体的衡量标准,从而对防擦条施加足够的压力,使其粘合在车门上,有效的避免了防擦条裂开、脱落等质量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保证了汽车车门的整体美观度,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泡沫陶瓷保温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横梁组对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