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分离共混聚合物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9264.2 | 申请日: | 2012-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4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邹发生;董侠;韩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3/02 | 分类号: | G01N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聚合物 界面 张力 测定 方法 | ||
1.一种相分离共混聚合物界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种部分相容的聚合物通过溶液共混或机械共混制成共混聚合物;
2)共混聚合物装载于商品化流变仪后升温或降温到测量温度进行退火处理;所述测量温度为共混聚合物相分离的温度;
3)采用动态流变测试确定具有“海-岛”状液滴结构共混聚合物的线性粘弹性区域;
4)在线性粘弹性区域内对共混聚合物执行动态频率扫描测试;
5)将得到的动态频率扫描曲线转化成松弛时间谱,松弛时间谱的峰值对应的时间为液滴的特征松弛时间;
6)结合液滴特征松弛时间与界面张力的关联公式(I)即可获得聚合物共混物两相的界面张力:
其中:σ为界面张力,R为体积平均液滴半径,ηm为连续相的零剪切黏度,λ为分散相与连续相的零剪切黏度比,φ为分散相体积分数,τ为特征松弛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0-200000,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为1.0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液共混为将两种聚合物溶于某种公共溶剂中,混和均匀后,再除去溶剂以得到固态共混物的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机械共混为借助开炼机、密炼机或螺杆挤出设备在聚合物的软化点或熔点以上温度进行共混的方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退火处理为恒温热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化流变仪的实验夹具为锥板-平板结构,锥板和平板具有相同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动态流变测试前对共混聚合物先施加预剪切以获得一个分散良好的球形液滴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剪切是指恒定剪切速率下的剪切过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良好的球形液滴结构是指球形液滴半径的分布指数应小于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混聚合物的用量为0.5-0.7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926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