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OS / IIC 网络及其对接均衡表列的价值度量衡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56015.8 申请日: 2012-05-20
公开(公告)号: CN102724283A 公开(公告)日: 2012-10-10
发明(设计)人: 李宗诚 申请(专利权)人: 李宗诚
主分类号: H04L29/08 分类号: H04L29/08;G06Q10/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000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os iic 网络 及其 对接 均衡 表列 价值 度量衡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项发明涉及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和资源配置技术,是面向价值链系统而将智能集成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OS / IIC及其对接均衡表列与逻辑定位框、编制引擎技术、流程汇总技术、系统功效调查栏、系统功效分析仪、价值度量衡、价值显示框融为一体的新技术。 

本发明人面向价值链而提出的称作“天地”计算的技术体系,是信息网络内部分布式处理 ( Distributed Computing )、并行处理 ( Parallel Computing ) 以及网格计算 ( Grid Computing) 和云计算 ( Cloud Computing ) 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进而是信息网络外部各种业务活动领域计量分析、会计分析、核算技术的发展,或者说是计量科学、统计理论和会计的网络一体化。   

本发明人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动态汇通网络体系DCN / IIL ( VCSE ),是指以多层级多模式的价值链系统(VCS,从产品价值链PVC、企业价值链EVC,到产业价值链IVC、区域价值链RVC,以至国民价值链NVC、全球价值链GVC)为核心,以电信网 ( MCN )、计算机网 ( WWW ) 和广播电视网 ( BTN ) 三大网络融合为主要技术支持,将物流网 ( MN )、能流网 ( EN )、信息网 ( IN )、金融网 ( FN ) 和知识网 ( KN ) 五大网络融为一体,提供全领域、全系统、全过程综合集成业务服务的全球开放式网络体系。

集群式的智能集成网络计算机体系及其全息协同组织操作系统,不仅涉及当今各种各样的 Web 功能,比如 Google 搜索、云计算服务、各种基于 GPS 定位的服务、移动浏览器等等以及传感网、物联网的各种功能,而且涉及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工具、设备和元器件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类智能系统(包括电脑操作者),还涉及各种自动、半自动的服务系统、调度系统和交易系统。 

    本项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全新的逻辑基础、数学基础、科学基础以及全新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为价值链系统工程网络技术平台提供价值度量技术。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及云计算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一直在国际国内大力向前推进。开放式网格服务结构OGSA ( 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 ) 是最有影响力的网格体系结构,它将网格技术的应用从科学领域转入商业领域。虚拟可扩展局域网(VXLAN)是通向可按需创建的逻辑和虚拟网络的下一个重要步骤,它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可用的计算和存储容量来支持关键任务应用程序。人们在互联网领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blog、Vlog、Podcast、Wiki、Socail NetWork Software、RSS、P2P、IM、VOIP等等,并建立了数以万计的新网站,提供各种各样的新式服务,都希望自己能够为互联网发现并创造新的价值。目前主要的Web2.0技术包括:Blog(网络日志)、TrackBack(反向引用)、RSS(聚合内容)、Wiki(超文本系统写作工具)、SocialBookmark(社会化书签)、网摘(网页书签)、SNS(社交网络)、P2P(伙伴对伙伴)、IM,等。NuWeb(Net User's Web)逐步成为Web3.0的一个理想的计划项目,这是一个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分散式网络信息分享平台。VXLAN将能够通过扩展,提供数百万个逻辑网络,以满足在云中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需求,高效利用网络资源。 

但是,在目前,ICT产业三大网络的融合正陷入夭折的危险境地,云计算技术的创新性严重不足,云计算的应用遭遇种种限制,云计算体系的开发遭遇业内热、业外冷的尴尬局面。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随着金融创新及金融风险的日益增加,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互联网用户竞争的空间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也在不断向前推进。二十世纪90年代主要面向互联网用户内部资源全面配置的思想,随之逐步发展成为怎样有效利用和配置整体资源的配置思想。在此形势下,本发明人李宗诚首先提出了智能集成计算机网络系统(NS / IIC)的概念报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宗诚,未经李宗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60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