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地毯压条用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5878.3 | 申请日: | 201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43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海达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L23/16;C08K13/02;C08K3/30;C08K5/098;C08J3/22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有斯;韦永青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地毯 压条 聚丙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地毯压条用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性价比要求越来越高,各种环保高分子复合材料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地毯压条要求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及较强的韧性;而现有的汽车汽车地毯压条成型工艺复杂、价格高,使得汽车成本增加,加大了购买者的负担;此外,现有的汽车地毯压条含有较高的甲醛,危害人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地毯压条用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可以解决现有的聚丙烯材料韧性性能差、易老化及甲醛含量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汽车地毯压条用聚丙烯材料包括有以下重量份的组成物:
硫酸钡 9~10;
铝酸酯偶联剂 0.1~0.2;
硬脂酸锌 0.1~0.2;
聚乙烯蜡 1.5~2.5;
聚丙烯 70~80;
乙烯丁烯共聚物 4~6;
三元乙丙橡胶 4~6;
聚丙烯降温母粒 0.4~0.8;
抗氧剂1010 0.01~0.02;
抗氧剂168 0.01~0.02;
除味剂 0.5~1;
色粉 少量。
上述的经济型汽车装饰裙板、压条用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步骤为:
A、将硫酸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密封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3~5分钟,打开密封盖散雾,待所述硫酸钡的水分含量低于0.3%后,加入铝酸酯偶联剂,密封加热搅拌10分钟,加热温度为70℃~80℃,待活化5分钟之后加入硬脂酸锌、聚乙烯蜡、聚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降温母粒,混合搅拌均匀,向其内加入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除味剂、色粉,再混合搅拌均匀,得出混合物料;
B、将步骤A所得物料加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塑化,塑化温度为180℃~200℃,最后挤出,挤出料经过水冷、吹干、切粒即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将聚丙烯和乙烯丁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乙烯蜡、聚丙烯降温母粒通过掺混而形成一种宏观上均相、微观上分相的新材料,实现不同高分子材料有利性能互补,增强聚丙烯韧性,提高冲击强度和耐老化性,加入除味剂能减低甲醛等有害物质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汽车地毯压条用聚丙烯材料制备:
原料及用量(用量以份计,每份为100千克):
硫酸钡:9.4份;铝酸酯偶联剂:0.16份;硬脂酸锌:0.16份;聚乙烯蜡:1.9份;聚丙烯:75份;乙烯丁烯共聚物 :4.8份;三元乙丙橡胶:4.8份;聚丙烯降温母粒:0.48份;抗氧剂1010:0.015份;抗氧剂168:0.015份;除味剂:0.5份;色粉:根据调色需要的少量。
制备步骤为:
A、将硫酸钡加入高速混合机中密封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70℃~80℃,搅拌时间为3~5分钟,打开密封盖散雾,待所述硫酸钡的水分含量低于0.3%后,加入铝酸酯偶联剂,密封加热搅拌10分钟,加热温度为70℃~80℃,待活化5分钟之后加入硬脂酸锌、聚乙烯蜡、聚丙烯、乙烯丁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丙烯降温母粒,混合搅拌均匀,向其内加入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除味剂、色粉,再混合搅拌均匀,得出混合物料;
B、将步骤A所得物料加入所述双螺杆挤出机中混炼,混炼塑化温度为180℃~200℃,最后挤出,挤出料经过水冷、吹干、切粒即可,其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见附表1所示。
实施例2:汽车地毯压条用聚丙烯材料制备:
原料及用量(用量以份计,每份为100千克):
硫酸钡:9份;铝酸酯偶联剂:0.1份;硬脂酸锌:0.1份;聚乙烯蜡:1.5份;聚丙烯:70份;乙烯丁烯共聚物 :6份;三元乙丙橡胶:4份;聚丙烯降温母粒:0.4份;抗氧剂1010:0.01份;抗氧剂168:0.01份;除味剂:0.5份;色粉:根据调色需要的少量。
制备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海达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海达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8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