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瓶盖排列输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5710.2 | 申请日: | 201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01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廖成斌;邹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56 | 分类号: | B65G47/256;B65G4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瓶盖 排列 输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盖的排列操作,具体是瓶盖排列输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药生产或加工领域,药瓶完成加药操作以后就开始进行加盖操作。对于生产量较大或者较快流水线来说,传统的人工加盖肯定是不行的,不但容易造成对药瓶或者药物的污染,而且效率还较低,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目前,也有采用机械装置进行瓶盖排列的,大致原理是采用震动器使瓶盖沿着一条轨道运动,最终输出至流水线上。但是这种排列装置有一个问题,就是瓶盖容易出现颠倒现象,出现瓶盖颠倒后只能通过人工将其纠正,这样容易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当操作人员出现疏忽时,未能纠正颠倒的瓶盖,就会对后面的加盖操作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瓶盖排列输出装置,解决了以往瓶盖排列输出的时候,容易出现瓶盖颠倒现象,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是影响后续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瓶盖排列输出装置,包括震动器以及设置在震动器上的桶体,所述桶体的内壁上设有传送轨道,所述传送轨道呈螺旋结构盘旋在桶体的内壁上,所述传送轨道的始端位于桶体的底部,传送轨道的末端位于桶体的上部,所述传送轨道上还至少设有一个缺口。
所述桶体的形状为圆柱形。
所述传送轨道上设有3个连续的缺口。
所述缺口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缺口的顶角向内。等腰三角形的缺口使得该部分的传送轨道类似于锯齿结构,瓶盖到达此处时若为颠倒状态,则会因为锯齿间的镂空结构而掉下传送轨道。
所述缺口的形状为方形,且相邻缺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缺口的宽度。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震动器使瓶盖沿着传送轨道向上运动,而设置在传送轨道上的缺口则对瓶盖有完全的纠错能力,当瓶盖处于颠倒状态时,是不能通过传送轨道而被输出的,因此最终输出的瓶盖都是排列有序,位置正确的,这样就避免了对后续操作产生影响,同时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震动器,2、桶体,3、传送轨道,4、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震动器1以及设置在震动器1上的桶体2,桶体2的内壁上设有传送轨道3,传送轨道3呈螺旋结构盘旋在桶体2的内壁上,传送轨道3的始端位于桶体1的底部,传送轨道3的末端位于桶体1的上部,传送轨道3上还至少设有一个缺口4。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传送轨道3上设有3个连续的缺口4。
本实施例的桶体2的形状为圆柱形。
本实施例的缺口4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且缺口4的顶角向内。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震动器1以及设置在震动器1上的桶体2,桶体2的内壁上设有传送轨道3,传送轨道3呈螺旋结构盘旋在桶体2的内壁上,传送轨道3的始端位于桶体1的底部,传送轨道3的末端位于桶体1的上部,传送轨道3上还至少设有一个缺口4。
作为优选,本实施例的传送轨道3上设有3个连续的缺口4。
本实施例的桶体2的形状为圆柱形。
本实施例的缺口4的形状为方形,且相邻缺口4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缺口4的宽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混乱的瓶盖导入桶体1内,启动震动器2,瓶盖在震动器2的作用下沿着传送轨道3由下往上运动,颠倒的瓶盖则在缺口4处掉下,位置正确的瓶盖则从传送轨道3的末端输出。
如上所述,则能很好地实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57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