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54853.1 | 申请日: | 2012-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8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伟;周伊琳;黄缙华;王璐;杨锋;孙绪江;尹德华;胡亚平;刘菲;顾博川;夏亚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曾旻辉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自动化 信息系统 cim 模型 符合 测试 方法 装置 | ||
1.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CIM标准描述文件,建立测试数据;
通过目标系统提供的符合IEC6197标准的接口访问目标系统;
获取目标系统的相关数据,与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比对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符合IEC6197标准的接口为通用对象请求代理架构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数据包括:CIM模型资源标识符、CIM模型资源的类、CIM模型资源的性质以及原始对象实例;
所述获取目标系统的相关数据,与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比对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测试数据更新到目标系统;
根据CIM模型资源标识符,在目标系统内获取资源ID;
根据资源ID,在目标系统获取目标资源标识符;
判断所述目标资源标识符与所述CIM模型资源标识符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指定的类ID与该指定类的性质ID,返回该类的实际对象实例数据;
根据所述指定类的资源ID,从测试数据中获取该指定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标识符;
再根据该指定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标识符,从测试数据中获取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
验证该类的实际对象实例与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是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验证该类的实际对象实例与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是否一致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获取该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的性质和CIM模型资源的类;
将指定的类,与该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的类比较;以及,将指定类的性质与该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的性质比较。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若目标系统不支持所述符合IEC6197标准的接口,则将所述测试数据通过系统导入方式,更新到目标系统。
6.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建立单元,用于根据CIM标准描述文件,建立测试数据;
访问单元,用于通过目标系统提供的符合IEC6197标准的接口访问目标系统;
比对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系统的相关数据,与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比对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符合IEC6197标准的接口为通用对象请求代理架构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试数据包括:CIM模型资源标识符、CIM模型资源的类、CIM模型资源的性质以及原始对象实例;
所述比对单元获取目标系统的相关数据,与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比对时,将所述测试数据更新到目标系统;根据CIM模型资源标识符,在目标系统内获取资源ID;根据资源ID,在目标系统获取目标资源标识符;
判断所述目标资源标识符与所述CIM模型资源标识符是否一致;若是,则根据指定的类ID与该指定类的性质ID,返回该类的实际对象实例数据;
根据所述指定类的资源ID,从测试数据中获取该指定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标识符;再根据该指定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标识符,从测试数据中获取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
验证该类的实际对象实例与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是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力自动化信息系统CIM模型符合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比对单元验证该类的实际对象实例与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是否一致时,
根据该类对应的原始对象实例,获取该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的性质和CIM模型资源的类;
将指定的类,与该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的类比较,以及将指定类的性质与该类对应的CIM模型资源的性质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48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态图像拾取装置和图像拾取系统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