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松、碱松灭绝虫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3743.3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4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三明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7/06;A01N57/28;A01N57/16;A01N57/12;A01N47/22;A01N37/38;A01P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松 灭绝 虫害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树造林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盐松、碱松灭绝虫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树木虫害一直以来困扰着林业工作者,杀死一批过不了几天又出现一批,害虫繁殖速度惊人,杀虫往往是投入大所得的效果却不理想,有些树木因虫害不当而造成枯萎死亡,对于盐松、碱松这种能种植在盐碱地的树木来说,因虫害而导致树木枯萎死亡,十分痛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有效期长的盐松、碱松灭绝虫害的方法。其技术方案为:采用的是树干注药法,先钻孔后注药的方式,用1厘米木工钻或充电电钻,在距地面15-55cm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7-11cm深的注药孔,深度以达髓心为度,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孔,大树钻4-6个孔,中树钻3-4个孔,小树钻1或2个孔,将孔中的锯末掏净注入药液;农药选用内吸性较强且对树木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其配方为:甲胺磷乳油20%、氧化乐果乳油20%、可湿性呋喃丹粉剂20%、亚胺硫磷乳油10、久效磷乳油10%、灭菊酯10%、喷克菌10%。
本发明有效的防治了盐松、碱松及其它经济林木的虫害,全面杀死杀净害虫,使用效果好,持续时间长,不污染空气,不伤害天敌,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成本低廉、有效期长的盐松、碱松灭绝虫害的方法,采用的是树干注药法,先钻孔后注药的方式,用1厘米木工钻或充电电钻,在距地面15-55cm的树干上,呈45度角向下斜钻7-11cm深的注药孔,深度以达髓心为度,在树干四周呈螺旋上升钻孔,大树钻4-6个孔,中树钻3-4个孔,小树钻1或2个孔,将孔中的锯末掏净注入药液;农药选用内吸性较强且对树木生长无影响的药剂,其配方为:甲胺磷乳油20%、氧化乐果乳油20%、可湿性呋喃丹粉剂20%、亚胺硫磷乳油10、久效磷乳油10%、灭菊酯10%、喷克菌10%。
在树干周围钻孔注药,使全树体都具有农药的有效成分,不论害虫在什么部位取食,都会中毒死亡。此法操作简便,省工、省药、不污染空气,不伤害天敌,防治效果好。可防治难以除治的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和蚜虫、介壳虫、螨类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各种食叶害虫及树毛毡病、煤污病等病害。注药的时期在树木萌芽至落叶前的生长期内都可以进行,但以4月至8月份施药的效果最好,树木落叶至萌动前的休眠期不能用药。注药完毕后,孔口要用蜡、泥巴或胶布封闭,注药孔两个月左右即可愈合。
注药量根据树木大小确定。按原液计算,一般胸径在14cm以上的大树,每株注药7-11ml;胸径在10-13cm的中等树,每株注药5-7ml;胸径在10cm以下的小树,每株注药3-5ml。根据气温的变化确定注药的稀释浓度,气温不高时,可注射稀释2-3倍的药液,高温时要将原药液稀释4-7倍后注入,以免在高温下药液浓度过高而产生药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三明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营三明林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37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