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松套层绞的全干式光缆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51780.0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6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寿伟春;张万春;陈宁;邹智;杨乔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松套层绞 全干式 光缆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松套层绞的全干式光缆,包括:缆芯、套设在缆芯外表面的护套,该缆芯内设有包裹光纤的松套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缆芯与护套之间设有双面阻水带,该双面阻水带外表面螺旋绕包有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该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内侧设有撕裂绳;
该松套管内设有阻水纱,该松套管与缆芯的间隙中设置有阻水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缆芯内设有非金属加强芯,所述缆芯由所述松套管以及阻水纱以左右往复绞合方式绞合围绕加强芯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松套层绞的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为芳纶纤维增强塑料KFRP加强芯或者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加强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纱的线密度为600tex~1200tex。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阻水带的厚度为0.15mm~0.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以及护套有一层或一层以上,每层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的内侧设有至少两根撕裂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紧贴所述双面阻水带外表面还扎有聚酯扎纱。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阻水带外表面螺旋绕包有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包括:
由10~12根线密度为600tex~1200tex的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以500mm~600mm节距单向绞合绕包于双面阻水带外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包括: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以及聚乙烯,该护套由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以及在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外侧挤包厚度为1.6mm~2.0mm允许误差0.2mm的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松套层绞的全干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芯在光缆受到最大允许拉伸力时,其延伸率不超过1%。
11.一种松套层绞的全干式光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造松套管并在其内设光纤以及阻水纱,然后在该松套管与缆芯的间隙中设置阻水纱,并得到缆芯;
在所述缆芯外侧设置双面阻水带,在双面阻水带外表面螺旋绕包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并在该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内侧设置撕裂绳;
将护套紧密包裹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缆芯内设置加强芯,将所述松套管以及阻水纱以左右往复绞合方式绞合围绕加强芯得到缆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面阻水带外表面螺旋绕包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之前还包括:在所述双面阻水带外侧使用聚酯扎纱扎紧。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以及护套有一层或一层以上,每层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的内侧设有至少两根撕裂绳。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双面阻水带外表面螺旋绕包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包括:
将10~12根线密度为600tex~1200tex的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以500mm~600mm节距单向绞合绕包于双面阻水带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护套紧密包裹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包括:
在所述玻璃纤维纱或芳纶纱外侧挤包厚度为1.6mm~2.0mm允许误差0.2mm的中密度或高密度聚乙烯。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松套管并在其内设光纤以及阻水纱包括:
采用挤塑机挤出松套管,挤出松套管过程中在松套管内放置了至少1根光纤以及一根线密度为10000m/kg~11000m/kg的细径阻水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17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