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科学的方法建设环境保护自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150031.6 申请日: 2012-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3210815A 公开(公告)日: 2013-07-24
发明(设计)人: 詹永安 申请(专利权)人: 詹永安
主分类号: A01G25/00 分类号: A01G25/00;A01G1/00;E04B1/62;A62C19/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071 北京市丰***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科学 方法 建设 环境保护 自然
【说明书】:

第一部分;节水节能和特出方法保存水 

A、微灌是按照作物需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与传统的全面积湿润的地面灌和喷灌相比,微灌只以较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 

微灌是通过末级管道称为毛细管的灌水器,将压力水以间断或连续的微量水流形式灌到作物根区附近土壤表面的灌水形式,将水直接施到地表下的作物根区,可有效减少地表蒸发,是目前最为节水 

典型的微灌系统通常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毛细灌水器几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水源:江河、渠道、湖泊、水库、井、泉等均可作为微灌水源,但其水质需符合微灌要求。首部枢纽:包括水泵、动力机、肥料和化学药品注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器、控制阀、进排气阀、压力流量量测仪表等。 

输配水管网:输配水管网的作用是将首部枢纽处理过的水按照要求输送分配到每个灌水单元和灌水器,输配水管网包括干、支管和毛管三级管道。毛管是微灌系统的最末一级管道,其上安装或连接灌水器。 

微灌可以非常方便低将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经常维持较低的水应力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微灌还具有以下诸多优点: 

1、省水;微灌按作物需水要求适时适量地灌水,仅湿润根区附近的土壤,因而显著减少了灌溉水损失。 

2、省工;微灌是管网供水,操作方便,劳动效率高,而且便于自动控制,因而可明显节省劳力;同时微灌是局部灌溉,大部分地表保持干燥,减少了杂草的生长,也就减少了用于除草的劳力和除草剂费用;肥料和药剂可通过微灌系统与灌溉水一起直接施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不需人工作业。 

3、节能;只是在向水罐蓄水时用电泵水,在水罐蓄满水之后微灌系统工作时是用虹吸现象原理,并不消耗电能。 

4、灌水均匀;微灌系统能够做到有效地控制每个灌水器的出水流量,因而灌水均匀度高。 

5、增产;微灌能适时适量地向作物根区供水供肥,为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创造良好的水、热、气、养分环境,因而可实现高产稳产,提高产品质量。 

6、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微灌采用压力管道将水输送到每棵作物的根部附近,可以在任何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有效工作。 

但是,微灌系统投资一般要远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被水中的矿物质或有机物质堵塞,如果使用维护不当,会使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报废。此微灌技术是用塑料低压管道,把流量很小的灌溉水送到作物附近,再通过体积很小的毛细微孔塑料滴头渗出。整个系统如示意图1所示,将水通过类似于虹吸现象渗透出在作物根区部附近土壤。 

对于大面积的沙地种植,为了不让水分渗漏下去,这里是将塑料膜平铺在需要种植的作物下,其深度约在25公分左右,考虑到透气,在塑料膜上需要穿些小孔如示意图2所示; 

B、对于饮用水的保存人工泉水 

一、前些年在干旱地区建造的母亲水窖由于不透气,存进去的水很快就发臭变质了,天然的地下水、井水为什么不臭?是因为它所在的环境是能透气的,我们模仿天然环境,将沙子用特别的方法处理,从生物中提炼有机成分牢固的附着在沙子表面,改变了沙子的表面张力,使之产生透气不透水的效果,来制造人工地下水就可以让母亲水窖复活,在北方冬天为了水窖不被冰胀裂,采用高分子聚合物制作柔性水泥用于楼顶花园和水池不冻裂。 

可以人工改变气候环境,在沙漠中修建湖泊、河流、地下泉水,将沙漠变为绿洲,在此介绍一下我们的技术;先将沙子预处理后,在将我们从生物中提炼物质与之附着,使得沙子的表面张力发生了改变,从而形成了透气不透水的效果,采用我们先进的治沙技术可以在沙漠中种树与我们的另一项微灌技术结合,可以获得100%的成活率,可以改变亚热带沙漠气侯,使沙漠变为绿洲,沙漠中有了湖泊有了大面积的植物,就有了自然蒸腾,雨水量也会增加,进入一种生态的良性循环。如图3所示; 

图3是处理过的沙子将水托在上面不渗下的实物照片 

第二部分;垃圾的无害处理和利用 

这里垃圾不用细分类,1、将很大的建筑垃圾用格网选出后。2、将垃圾填满容器封闭好容器门3、将生物反应剂放入A舱启动生物反应器4、有机垃圾在缺氧的条件下加热使之产生一氧化碳5、继续在缺氧的条件下加热使有机物变为焦炭6、破碎使焦炭与无机物都变成颗粒7、焦炭与无机物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詹永安,未经詹永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500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