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拖令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9606.2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18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朱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洋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12 | 分类号: | B66C13/1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32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拖令行走装置,尤指一种应用于起重机械或行车中用于输送电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日前,大多数起重机的电缆输送系统采用悬挂式电缆拖令系统。现有技术中,电缆滑车包括用于夹持电缆的电缆夹、导轨,所述的电缆夹的上方设有滑轮,所述的滑轮设置于导轨的滑轮槽内;导轨需要多根连接而成。此类装置在直线形的导轨上运作较为顺畅,然而一旦在带有弧度或较多弯道的轨道上运作时较易出现滑轮与导轨卡死导致不能动作的情形。例如中国专利200920118382. 2公开了一种防水渗漏的拖令行走装置,该装置设于电缆拖令系统导轨两侧,其包括行走轮、设于行走轮内的轮轴、设于轮轴里端外围的轴承、设于轮轴外端外围的轴套,其特征在于轴套与轴承之间的行走轮通盖和设于轴套外围与行走轮内凹面之间的密封盖组成阻止雨水渗入的曲折密封腔。该装置虽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但无法解决在弧形或弯道较多的轨道上运行时较易卡死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涉及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拖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缆拖令,包括用于承载电缆的托板,所述托板固连支架,所述支架的每一侧均连接有两块挡板,所述位于支架两侧的挡板互相平行,所述每块挡板上均连接有行走轮,所述位于支架两侧的行走轮相对布置,所述挡板上还连接有托臂,所述托臂上设有导向轮,所述位于支架两侧的导向轮成对布置,所述的两对导向轮分别位于两对行走轮的两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托板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缓冲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支架的内侧还设有底部导向轮,所述底部导向轮位于行走轮的下方,所述底部导向轮的轴线与导向轮的轴线互相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行走轮与挡板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设有用于向行走轮内注油的注油嘴。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托板的横截面呈弧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位于支架两侧的挡板通过调节螺杆相连,所述调节螺杆穿过位于支架两侧的挡板并用螺母固定。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弹性缓冲块呈圆柱状。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发明的导向轮在导轨上运动时位于行走轮的两端,使得过弧形轨道时运转更顺畅不易卡死。
2、本发明还设置了底部导向轮,底部导向轮在工作时抵住导轨的底边,并且底部导向轮的轴线与导向轮的轴线互相垂直使得两者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对行走轮进行定位导向,使得本装置运行时不易卡死。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电缆拖令,包括用于承载电缆的托板1,所述托板1固连支架2,所述支架2的每一侧均连接有两块挡板3,所述位于支架2两侧的挡板互相平行,所述每块挡板3上均连接有行走轮4,所述位于支架2两侧的行走轮4相对布置,所述挡板3上还连接有托臂5,所述托臂5上设有导向轮6,所述位于支架2两侧的导向轮6成对布置,所述的两对导向轮6分别位于两对行走轮4的两端。所述托板1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弹性缓冲块7。所述支架2的内侧还设有底部导向轮8,所述底部导向轮8位于行走轮4的下方,所述底部导向轮8的轴线与导向轮6的轴线互相垂直。所述行走轮4与挡板3通过螺栓相连接,所述螺栓的一端设有用于向行走轮4内注油的注油嘴41。所述托板1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位于支架2两侧的挡板3通过调节螺杆31相连,所述调节螺杆31穿过位于支架2两侧的挡板3并用螺母固定。所述弹性缓冲块7呈圆柱状。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较为简便,首先将本装置整体安装在导轨9上,并使得行走轮4、导向轮6和底部导向轮8与导轨的相应部分相接触,并通过调节螺杆31调整相应地间隙,使得运转顺畅,然后将电缆悬挂在托板1上,如此就能较好地运转,尤其在弧形轨道上,本实施例不易被卡死,操作效率较高。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洋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洋西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