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49509.3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809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强;徐文东;焦佳;崔丽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84 | 分类号: | G01S7/48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联 成像 激光雷达 发射 模块 | ||
1.一种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射模块包括:散斑光源(2)、成像系统(3)、数据存储器(4)和同步控制器(5),所述的散斑光源(2)和成像系统(3)固定在同一底座(1)上;
所述的散斑光源(2)由激光器(201)、光束变换器(202)、光散射板(203)、电动平移台(204)和电动旋转台(205)组成,所述的电动旋转台(205)安装在电动平移台(204)上,所述的电动旋转台(205)旋转平面与所述的电动平移台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的光散射板(203)固定在所述的电动旋转台(205)上;
所述的成像系统(3)由场镜(301)、第一光阑(302)、第二光阑(303)、分光片(304)、发射镜(305)、参考镜(306)、光衰减器(307)和阵列探测器(308)组成;
沿所述的激光器(201)发出的激光束的方向依次是光束变换器(202)、光散射板(203)、场镜(301)、第一光阑(302)、第二光阑(303)和分光片(304),该分光片(304)将所述的激光束分为反射光和透射光,所述的反射光经过发射镜(305)照射在被观测目标上,所述的透射光依次经过所述的参考镜(306)和光衰减器(307),最终照射在所述的阵列探测器308上,所述的场镜(301)将所述的光散射板(203)的散射面成像在所述的第二光阑(303)上,所述的参考镜(306)将所述的第一光阑(302)成像在所述的阵列探测器(308)的探测面上;
所述的数据存储器(4)与所述的阵列探测器(308)的输出端相连,用于存储阵列探测器308采集的一系列参考光场数据;
所述的同步控制器(5)同时与所述的激光器(201)、电动平移台(204)、电动旋转台(205)和数据存储器(4)相连,以实现同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散射板(203)在所述的电动旋转台(205)和电动平移台(204)同时驱动下作螺旋扫描运动,所述的激光器(201)发出的激光束经过光束变换器(202)将所述的光束直径变换后照射在作螺旋扫描运动的光散射板(203)上,经过光散射板(203)散射后在后面空间中产生激光散斑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器(201)为脉冲式单横模激光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束变换器(202)为一个变倍率扩束器、变倍率缩束器、由一个变倍率扩束器和透镜构成、前后移动的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以改变聚焦在光扩散板(203)上的激光光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散射板203为毛玻璃或喷砂玻璃或相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平移台(204)安装有光栅尺或编码器,以精确定位移动方位;所述的电动旋转台(205)安装有光栅尺或编码器,以精确定位旋转方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光阑(302)为固定大小光阑或可变光阑;所述的第二光阑(303)为固定尺寸光阑,保证照射到发射镜(305)和参考镜(306)上的光线均在各自的通光孔径之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光片(304)为分光平片或具有微小楔角的分光楔板,第一面为分光面且反射率大于等于90%,第二面镀增透膜,分光楔板的楔角用于矫正分光楔板本身产生的像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镜(305)为一组定焦光学透镜或变焦光学透镜,并将第一光阑(302)成像在被观测目标上,该发射镜(305)沿光轴前后移动,以对不同距离的目标成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关联成像激光雷达的发射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阵列探测器(308)为CCD或CMOS相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95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时器用成形摆轮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天然气加热炉及其排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