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8639.5 | 申请日: | 201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28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通风 参数 检测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的仪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中小型煤矿山于设备落后,没有完善的检测手段,当矿井的通风不达标时,很容易产生瓦斯超限,造成安全事故。因此检测井下通风状况是煤矿井下作业的最基木要求。
目前,检测有毒气体的仪器有很多,有毒气体检测仪,气体测定仪,气体报警装置等等。但是无线的可分离式的检测装置却很少。目前,公知的气体的检测的仪器和气体检测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专利申请号为87205183,专利名称为可燃气体检测器中公开一种便携式半导体器件原理型可燃气体检测器,主要由外壳,气敏半导体传感器,控制电路,声、光报警电路,电路工作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构成。结构简单,检测灵敏度高,预热时间短,响应时间快,恢复时间短,使用方便,稳定可靠,基本上不需维修。适用于天燃气、煤气、化工、电子、通讯等行业的站场、车间设施、装置和管道的可燃气体微量泄漏的快速检测。专利申请号为88107746,专利名称为气体检测的方法和设备中公开一种用于检测在吸收池中预定气体的设备,传导红外激光光源的输出到吸收池,控制传导输出随时间在至少两个波长之间改变,两个波长之一比另一个更容易被气体吸收,传导后的这个波长的大小相应于被检测的气体,激光器的输出可能包括两个频率,而一个滤光器可使这两个频率交替通过。另一方面,这个激光器的输出也可以是单频的,该频率扫描横过气体容易吸收的频率。
现有技术中,具有检测井下通风状况功能的类似仪器不仅体积大、功耗大、内存小,而且测量精度低,测量手段单一、不便于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该种检测仪能够通过对井下绝对压力、相对压力、风速、温度等参数的测量,获得巷道内风压、风速数据并依据测试的大气压力值和温度、湿度等各参数对风压、风速进行修正,从而为巷道均风、防火、灭火,科学管理矿井通风提供可靠数据。本发明的矿井通风参数测试仪是一种可以检测矿井的大气环境和通风是否符合国家安个卫生标准的一种仪器。它可根据矿井通风系统图上标注的测试点,通过对井下绝对压力、相对压力、风速、温度等参数的测量,获得巷道内风压、风速数据并依据测量的大气压力值和温度等各参数对风压、风速进厅修正,为矿井提供风网压能图。从而为巷道均风、防火、灭火,科学管理矿井通风提供可靠数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这种矿井通风多参数检测仪包括外壳和电路部分,所述电路部分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与该微处理器连接的LCD显示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驱动电路连接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存储芯片和时钟芯片,所述微处理器通过AD转换电路连接风速传感器,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RS232接口。所述LCD显示器嵌设在外壳的面板上,所述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时钟芯片均设置于外壳内: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气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检测仪采用低功耗微处理器技术,LCD显示屏可对矿井的大气物理参数(风速、流量、静压/差压、温度)同时测量,同屏显示;本仪器显示清晰、明亮,数据存储量大,体积小、重试轻、操作简捷、维护方便.采用薄膜轻触开关,密封性能好,准确可靠,能极大的提高矿井测风效率,并为测风数据处理自动化提供有力的支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A-A剖视图
如图中1、外壳 2、按钮操作区域 3、充电接口 4、镍氢电池组 5、LCD显示屏 6、气嘴 7、气嘴盖 8、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木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2,本发明具有一手持式外壳1,在该手持式外壳1的上面板上嵌设一个型小型LCD显示屏5,LCD显示屏5的下方于人手握住的位置是按钮操作区域2。在外壳1的内部设有如图1所示的各电路模块,另外微处理器连接有一存储芯片,该检测仪的存储芯片采用大容量DATAFIASH技术,具有数据存储、回显、删除及传输功能。为整个电路供电的是镍氢电池组4,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手持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凌天世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86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