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狂犬病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6697.4 | 申请日: | 201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开泉;杨锦程;杨逍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开泉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K36/896;A61P31/14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7 | 代理人: | 杜应龙 |
地址: | 6377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狂犬病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治疗狂犬病的药物,特别是一种以植物中草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治疗各型狂犬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狂犬病是一种危害人体健康极严重的疾病。古称疯狗病、恐水病,它的分布很广,是一种以亚、非、拉地区为重点的慢性流行性世界传染病,尽管1881年法国巴斯顿发明的狂犬疫苗及近代的狂犬血清联合使用,用以防治狂犬病,可至今仍年均有5.5万多人死于狂犬病,早就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观注和深思。
西医认为,狂犬病是神经干线网络发炎、充水、水肿所至,所以治疗极其困难。
而祖国医学则认为人的脏腑经络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发病后依据四诊八纲进行辩证施治,即可达到病情所需的药理目的,狂犬病更不例外。狂犬病为乙类传染病,是热症证候。狂犬病发病后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典型狂犬病、静型狂犬病和隐形狂犬病。通常感染狂犬病毒后可分为多个发展阶段,包括潜伏期、发病期。发病期又分为发病初期、发病中期、晚期,各个阶段的用药须互相兼顾,由表及里逐渐加强,药物形成一个连续的治疗过程,内在有联系,方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狂犬病的中药制剂,它克服了公知技术中狂犬病治愈率低,尤其是发病中期及后期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的现状,它具有消炎、镇痛、开窍镇痉、祛邪、解毒的作用,是一种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不复发、无毒副作用的一种急救用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在狂犬病的潜伏期及发病初期,发病中期及晚期,各个阶段的共同用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中药制剂,包括由齐头蒿10—25,五香藤10—40,苦荞头10—40,紫竹根10—40,马桑根5—15组成。
在上述配方的基础上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的治疗狂犬病潜伏期的药剂,由虎杖10—25,大黄1—5,血藤10—25,桐树根5—15,元宝草10—25,益母草5—15,酸浆草5—15,羌活10—20,防风10—20,川芎10—20,茯苓10—20,枳实10—20,枳壳10—20,枣仁10—25,吉祥草10—25,石菖蒲5—15,水灯芯5—15,杏仁10—25,桔梗5—15,黄芩10—25,黄连10—25,黄柏10—25。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制成的治疗狂犬病发病初期的药剂,形成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中药制剂,由虎杖10—25,羌活10—20,防风10—20,川芎10—20,茯苓10—20,枳实10—20,枳壳10—20,枣仁10—25,大黄1—5,吉祥草10—25,石菖蒲5—15,水灯芯5—15,雄黄1—5。
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制成的治疗狂犬病发病中期、晚期的中药药剂,其重量(份)配比为,由石膏150—250先煎沸15分钟,再加入由虎杖10—25,杏仁10—25,桔梗5—15,黄芩10—25,黄连10—25,黄柏10—25,桐树根5—15,鸡屎藤20—35,大黄1—10白酒浸炒,元宝草10—25,刘寄奴10—25,益母草5—15,丹皮5—15,竹茹5—15,僵蚕5—15,酸浆草5—15,吉祥草5—15,地黄瓜5—15,苇根5—15,连须葱3根,芦葱5—10,鲜竹叶5—15,雄黄1—5,猪胆汁2—5毫升,乌犀角1—5,红娘1—5,班蝥1—5,全蝎1—5,马钱子1—4,生地5—15,安宫牛黄丸1—2粒。
上述的中药制剂可按常规方法制成中药汤剂、冲剂、丸剂、粉剂或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用的剂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由其形成的治疗潜伏期,发病期,包括中期及晚期的中药药剂,是根据祖国医学的医学原理,认识到狂犬病为乙类传染病,属热性病证候,各中晚期狂犬病来势迅猛,病情短暂,邪热内潜,逆传心包进而为邪热内闭,进而为内闭外脱或进而为(热)厥或进而为阳衰于上,为阴竭于下,其治疗方法倘不防厥,抗厥,不救阴,不通阳,皆不用治未病的方法,则没有治愈之理,狂犬病证候为本病的邪热之标,而狂犬病病毒才是本病之本,今标本皆急,则理当标本兼治,皆用治未病的方法,较更为妥当,故用药须首先凉心开窍退热,透营转气,达表之后,其邪热可由气分而外还于卫分,亦可由气分而向下从二便排气,故仍须健脾和胃,理气活血通络,促进新陈代谢,以清解犬毒,形成一套完整的治疗过程,从而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开泉,未经杨开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