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座及采用该支撑座的显示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46654.6 | 申请日: | 201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88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蓝宇志;吕静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06 | 分类号: | F16M11/06;F16M11/20;G09F9/30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采用 显示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支撑座及采用该支撑座的显示器装置,特别是一种将线材设置于支撑座本体内部的支撑座及采用该支撑座的显示器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器装置最主要是用来呈现影像信息,包括显示处理中的数据与文字或是影像信号。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的显示器装置已不再使用旧式的映像管,而改使用平面显示的方式来显示影像。因此平面显示器可有效的解决以往显示器体积过大的问题。
公知的显示器装置中包含有显示器以及显示器支架,显示器支架是用来支撑显示器。显示器下方包括多个输入输出端口,当输入输出端口与传输线连接时,传输线显露于外部,并杂乱地陈布于桌面上,十分不方便且不美观。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将线材设置于支撑座本体内部的显示器装置。然而,由于线材两端用于连接电子装置的连接件通常具有较大的体积,无法通过具有特殊结构的支撑座本体内部。
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的支撑座包括:一中空的本体、一第一线材以及一第二线材。中空的本体包括一第一开孔、一第二开孔以及一破孔。第一线材的一端经第一开孔进入本体内部。第二线材经破孔进入本体内部,其中第二线材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线材,且第二线材的另一端面对第二开孔。
在上述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一上段部、一下段部以及一延长部。第一开孔形成于上段部的一侧面。第二开孔形成于下段部的一侧面,且破孔形成于下段部的底面。延长部连接于上段部以及下段部之间,其中延长部与上段部以及下段部连接的部分呈弯曲状。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线材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以及一第一接头分别形成于第一线材的两端。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本体外部,第一接头经第一开孔进入本体内部。第二线材包括:一第二连接件以及一第二接头分别形成于第二线材的两端。第二连接件面对第二开孔,且第二接头连接于第一线材。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是一位于本体外部的连接公头,且第二连接件是一面对第二开孔的连接母头。
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座还包括:一第一连接件以及一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本体外部,且第二连接件面对第二开孔。另一方面,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线材共同连接至第一连接件,多个第二线材共同连接至第二连接件。每一第一线材分别在本体的延伸部中连接于第二线材之一。
在一采用上述支撑座的显示器装置中,包括:一显示单元以及一上述支撑座。显示单元包括一连接端口。支撑座连接于显示单元,其中支撑座的第一线材的一端连接至连接端口。
在一实施例中,本体包括一延长部,位于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之间,其中延长部的两端呈弯曲状,且第一线材连接于第二线材的延长部之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线材包括一连接公头连接于连接端口,且第二线材包括一连接母头,所述连接母头面对于第二开孔设置于本体内部。
在一实施例中,连接端口为一电源插孔。
通过本发明的支撑座本体的结构特征,线材可设置于其中,不致外露。另一方面,利用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特殊的走线方式,使得第一线材与第二线材布置于支撑座本体之中的加工过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装置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支撑座的剖面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的显示器装置的支撑座连接于外部线路时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支撑座的剖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显示器装置; 2 外部线路;
10 显示单元; 11 正面;
12 连接端口(连结埠); 13 背面;
20 铰链; 21 基座;
23 卡扣; 25 走线孔道;
27 弹簧; 100 支撑座
30 本体; 31 延长部;
33 上段部; 331 第一开孔;
333 侧面; 35 下段部;
351 第二开孔; 353 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1466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